小結 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杜保瑞
|
本書結語
本書之寫作是作者於博士論文(《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並重的形上學進路》)完成之 後的第二本書,前一本是《莊周夢蝶》,從王船山到莊子到老子,貫穿整個寫作過程的思 考主題,都是針對中國哲學研究的工作方法為主的,作者以白話義疏的方式介紹《莊子內 七篇》全文,明確地感知到中國哲學作品背後的哲學觀念是極為豐富的。《反者道之動》 的寫作,即嘗試將道家老子學的理論以一套有體系的推演架構給鋪陳開來,這樣的工作經 驗,使得我們對於建構中國哲學的觀念體系之可能性再獲確定。然而,更根本的問題仍然 在於整個中國哲學研究的工作方法中,惟其有研究方法的創造性突破,以及中國人文精神 的深刻體證,才有再起高潮的契機。後者可欲不可求,前者則有待哲學工作者之長期集體 之努力。
本書寫作脈絡之開展,得力於對「老子形上學的兩個認識進路」的觀點之提出及使用 ,然而就中國哲學研究之需要而言,本書所提之「哲學觀念研究法」及「功夫理論」和「 境界理論」的強調及試用,才應該是較有發展潛力的研究方法。
本書對老子哲學觀念之研究,若干重要的論點已鋪陳於上篇的各章之中,主要是「道 的抽象思辨之認識進路及實存律則之認識進路」的內涵,及關涉在老子的「形上思想」與 「功夫境界理論」中的開展。其餘的零散問題也已交代於下篇的觀念研究部份,包括「人 性理論」、「政治哲學」、「戰爭哲學」、「氣論思維的認識進路之討論」等等。
本書中多有作者對「老子學研究」及「中國哲學研究」的個人看法,觀點已提出,可 能引發的問題及理論照顧不及之處必然甚多,然而新的問題刺激新的反省,作者對中國哲 學研究的注意力又有新的焦點,不欲一直停留在老子學研究的領域之內,反而企望新的刺 激動力能在中國哲學的其它研究領域中獲得新意。是以暫將作者近年來的老子學思考小結 於此,暫輯此書,以作為作者中國哲學研究的另一個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