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著作詳細資料 演講資料 作者本人訪問稿 短文收集 八九社研第四組

山水有情福田深種

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杜保瑞 

向上 ]

生命的意義在提升能力 ] 勞思光思想與中國哲學世界化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 ] 華梵哲學系第二屆同學大二覺智與人生課後感 ] 華梵大學校慶誌言 ] 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當代中華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 ] 重讀釋迦牟尼序 ] 哲學教育的現代化 ]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知識份子 ] [ 山水有情福田深種 ] 中國傳統中人與動物的關係 ] 護理人員的生死閱歷與生命成長 ]

山水有情福田深種

 

 

 

一、植樹節是紀念國父植樹造人的精神

 

國父孫中山先生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我們今天的植樹節,則正是他的逝世紀念日,以孫先生的逝世紀念日來作為植樹節,就是要提醒國人人才培育的重要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人才的培養就像植物的栽種一樣,需要選擇良好的土地,適宜的栽種季節,更重要的是,在它的成長的每一個過程中,都需要不斷地灌溉與除害,樹木才可長成。同樣的,一個人才的培育要注意良好的成長環境,要不斷地關心他,要給他生活的資源,更要給他良好的教育,最重要的還要給他人生的追求方向。然而即便是一個國家的發展,也是一樣的道理,要給它立國的精神,要給它治國的人才,要給它可以生存的國際空間,還要對它的歷史負責。我們今天一方面在緬懷 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逝世紀念日的同時,更要想到國父所創建的中華民國仍在歷史的進程中充滿了艱苦的挑戰,國父遺囑中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正是我們今天從植樹節的意義上要來深思的課題,我們是不是有了良好的教育體制以培養人才,我們是不是有了良好的治國方案以保衛國家,更重要的是,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生的努力意義何在,他有些什麼樣的精神是我們永遠要謹記在心的。

 

(一)國父的精神是一生救國救民的理想主義者

 

  從 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生的行誼中,我們最要學習的就是他的愛國精神, 國父的一生,前期奔走革命,後期戮力建國。革命成功前,在組織上要聯絡會黨、新軍、華僑、知識份子,在思想上要建立主義、發表演說、激勵士氣,在行動上要策劃革命、周遊列國、募集資金、躲避清庭。在革命成功以後,治國的任務卻更加艱鉅,外有強國環伺、內有袁氏亂政及軍閥割據,為確保革命果實又要重整政黨並組織軍隊,為求中國長治久安還要發表演講著書立說完成巨著。終其一生除了救國還是救國,我們應該效法國父以國為重的政治家偉大人格。

 

 

(二)國父擁有高度的理想但更有務實的精神

 

  救國不是只有口號而已,救國要有實際的行動,救國要有犧牲的精神,救國更要看清時勢並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國父革命屢次失敗卻又屢次繼起,籌措資金永遠不夠卻永不放棄,革命同志步調不一他仍不斷發言激勵,國人貪生怕死也不因此動搖意志,完成了推翻滿清的任務卻面臨更艱鉅的治國任務,他追求的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理想,他的一生行動卻是堅苦卓絕,不曾有過個人的享受,情勢改變了就要思考新的做法,歷史雖然給了他偉大的評價,但是他卻不能即身看到他的國家實現了富強康樂的理想。這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真正寫照,他留下了一個中華民國,他創造了一個民主的政體,他展現了一個中國知識份子的當代典範。我們應該學習他的理想主義者的精神,更應效法他的務實做事的態度。

 

 

(三)體認國父革命的環境與今天中華民國的處境

 

 

  國父孫中山先生推動革命而創建了中華民國,比較國父當年的處境與中華民國今天的局勢,確實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國父當年的革命任務是面臨了滿清積弱導致列強瓜分而有亡國滅種的危險,我們今天的中華民國則面臨了三民主義在台灣的豐碩果實有被中共政權併吞的危機;當年孫中山先生以一介平民對抗整個滿清政權而最終成功地推翻了清庭,創建了中華民國。今天的中華民國以其傲人的政經成就要面對已在國際社會崛起的一個新的政治強權,這一個嚴俊的兩岸情勢至今仍在彼此激盪中。國父完成革命之後立即主張五族共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今天的中華民國則主張兩岸的政權應該追求一個雙贏的局面,共同創造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中國新社會。由以上的比較可知,昔日的國父孫中山先生與今日的中華民國面臨的是一樣艱苦的情勢,如何完成孫先生的理想就有賴我全體國人的共同努力了。

 

 

二、珍惜自然資源,為子孫深種福田。

 

  我們為了紀念國父的偉大人格,也要體認植樹節的新意義,那就是環境生態的維護是生命財產的保障,以及自然保育的觀念是文明社會的象徵。

 

 

(一)環境生態的維護是生命財產的保障

 

  近幾年來,由於國人過度追求經濟成長與物質享受的緣故,疏於對我們所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於是每次自然災害來臨時,我們都付出了極大的經濟損害甚至生命的代價,所以環境生態的維護實在是我們自己的生命財產的保障,我們在植樹節的同時,藉由植樹活動的倡導,更應體認這層新的意義。

 

 

(二)自然保育的觀念是文明社會的象徵

 

  過去國人有許多飲食與保健的傳統生活習慣,與現代的自然保育觀念極為不符,導致國際社會的不諒解,引發了國際媒體的批評,造成國際形象受損,這正和我國追求國際生存空間,與蹐身已開發國家之林的需求,實不相宜。其實保育的觀念並不只是追求時髦而已,保育是與地球生態和人類文明息息相關的課題,更是為我們的子孫留下美好的生活環境與教育資源的重要課題,為了我們的下一代以及今天的國際形象,近年來政府與民間都投注了相當的努力,相信我們很快地就能在保育的工作上獲得與政經發展一樣傲人的成就。

 

三、以有情人生建立有情有義社會。

 

建設一個符合當年國父的理想並適應當前的時代需要的社會國家,是我們國人的全體希望。今天中華民國的各項建設已經使國人獲得良好的生活環境,但是這樣的環境是必須持續努力與維護的,政府為了創建更理想的生活環境,不斷推出適時所需的各項公共工程建設,以結合國家總體發展的需要,而除了有形的建設以外,更重要的是努力推動各項社會建設,以建立美滿家園為最終目的,這就包括了政府改造的工程、經濟穩定的政策、社區建設的投資、以及教育改革的事業等等,這些社會建設的目標就是在持續強化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治國精神。當然,這一切工程及社會建設的基礎則是在國人的心理建設上,務必要追求一個有情的人生以建立有情有義的社會,這樣才是理想家園的圓滿落實,也才是紀念國父逝世及植樹節的最重要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