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先竹簡
|
恆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馬承源主編,李零校定
恆先無有,質、靜、虛。質大質,靜大靜,虛大虛。自厭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氣,有氣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未有天地,未 (第1簡)
有作行,出生虛靜,為一若寂,夢夢靜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氣是自生,恆莫生氣。氣是自生自作。恆氣之 (第2簡)
生,不獨有與也。或,恆焉,生或者同焉。昏昏不寧,求其所生。翼生翼,畏生畏,愇生悲,悲生愇,哀生哀,求欲自復。復 (第3簡)
生之生行,濁氣生地,清氣生天。氣信神哉,云云相生。信盈天地,同出而異性,因生其所欲。察察天地,紛紛而 (第4簡)
復其所欲。明明天行,唯復以不廢。知既而荒思不殄。有出於或,性出於有,音出於性,言出於音,名出於 (第5簡)
言,事出於名。或非或,無謂或﹔有非有,無謂有﹔性非性,無謂性﹔音非音,無謂音﹔言非言,無謂言。名非 (第6簡)
名,無謂名。事非事,無謂事。詳宜利主,採物出於作,焉有事不作無事舉。天之事,自作為,事庸以不可更也。凡 (第7簡)
多採物先者有善,有治無亂。有人焉有不善,亂出於人。先有中,焉有外﹔先有小,焉有大﹔先有柔,焉 (第8簡)
有剛。先有圓,焉有方﹔先有晦,焉有明﹔先有短,焉有長。天道既載,唯一以猶一,唯復以猶復。恆氣之生,因 (第9簡)
言名先者有疑,荒(﹖)言之後者校比焉。舉天下之名虛樹,習以不可改也。舉天下之作強者,果天下 (第10簡)
之大作,其■尨不自若作,庸有果與不果。兩者不廢,舉天下之為也,無舍也,無與也,而能自為也。 (第11簡)
舉天下之性同也,其事無不復。天下之作也,無許恆,無非其所。舉天下之作也,無不得其恆而果遂。庸或 (第12簡)
得之,庸或失之。舉天下之名無有廢者,與天下之明王、明君、明士,庸有求而不慮。 (第13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