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注莊德充符
首頁 ] 向上 ] 郭象注莊逍遙遊 ] 郭象注莊齊物論 ] 郭象注莊養生主 ] 郭象注莊人間世 ] [ 郭象注莊德充符 ] 郭象注莊大宗師 ] 郭象注莊應帝王 ]

 

《 莊 子 ﹒ 內 篇 ﹒ 德 充 符 第 五 》


德 充 於 內 , (應 ) 物 〔 應 〕 ( 一 ) 於 外 , 外 內 玄 合 , 信 若 符 命 而 遺 其形 骸 也 。

弟 子 多 少 敵 : 孔 子。

 

常 季 問 於 仲 尼 曰 : 「 王 駘 , 兀 者 也 , 從 之 游 者 , 與 夫 子 中 分 魯 。 立 不 教 , 坐 不 議 。 虛 而 往 , 實 而 歸 。 固 有 不 言 之 教 , 無 形 而 心 成 者 邪 ? 是 何 人 也 ? 」

各 自 得 而 足 也 。

怪 其 殘 形 而 心 乃 充足 也 。 夫 心 之 全 也 , 遺 身 形 , 忘 五 藏 , 忽 然 獨 往 , 而 天下 莫 能 離 。

 

仲 尼 曰 : 「 夫 子 , 聖 人 也 , 丘 也 直 後 而 未 往 耳 ! 丘 將 以 為 師 , 而 況 不 若 丘 者 乎 ! 奚 假 魯 國 , 丘 將 引 天 下 而 與 從 之 。 」

夫 神 全 心 具 , 則 體與 物 冥 。 與 物 冥 者 , 天 下 之 所 不 能 遠 , 奚 但 一 國 而 已 哉!

 

常 季 曰 : 「 彼 兀 者 也 , 而 王 先 生 , 其 與 庸 亦 遠 矣 。 若 然 者 , 其 用 心 也 獨 若 之 何 ? 」 仲 尼 曰 : 「 死 生 亦 大 矣 , 而 不 得 與 之 變 ﹔ 雖 天 地 覆 墜 , 亦 將 不 與 之 遺 ﹔ 審 乎 無 假 而 不 與 物 遷 , 命 物 之 化 而 守 其 宗 也 。 」

人 雖 日 變 , 然 死 生之 變 , 變 之 大 者 也 。

彼 與 變 俱 , 故 死 生不 變 於 彼 。

斯 順 之 也 。

明 性 命 之 固 當 。

以 化 為 命 , 而 無 乖迕 。

不 離 至 當 之 極 。

 

常 季 曰 : 「 何 謂 也 ? 」 仲 尼 曰 : 「 自 其 異 者 視 之 , 肝 膽 楚 越 也 ﹔ 自 其 同 者 視 之 , 萬 物 皆 一 也 。 夫 若 然 者 , 且 不 知 耳 目 之 所 宜 , 而 游 心 乎 德 之 和 。 物 視 其 所 一 而 不 見 其 所 喪 , 視 喪 其 足 猶 遺 土 也 。 」

恬 苦 之 性 殊 , 則 美惡 之 情 背 。

雖 所 美 不 同 , 而 同有 所 美 。 各 美 其 所 美 , 則 萬 物 一 美 也 ; 各 是 其 所 是 , 則天 下 一 是 也 。 夫 因 其 所 異 而 異 之 , 則 天 下 莫 不 異 。 而 浩然 大 觀 者 , 官 天 地 , 府 萬 物 , 知 異 之 不 足 異 , 故 因 其 所同 而 同 之 , 則 天 下 莫 不 皆 同 ; 又 知 同 之 不 足 有 , 故 因 其所 無 而 無 之 , 則 是 非 美 惡 , 莫 不 皆 無 矣 。 夫 是 我 而 非 彼, 美 己 而 惡 人 , 自 中 知 以 下 , 至 於 昆 蟲 , 莫 不 皆 然 。 然此 明 乎 我 而 不 明 乎 彼 者 爾 。 若 夫 玄 通 泯 合 之 士 , 因 天 下以 明 天 下 。 天 下 無 曰 我 非 也 , 即 明 天 下 之 無 非 ; 無 曰 彼是 也 , 即 明 天 下 之 無 是 。 無 是 無 非 , 混 而 為 一 , 故 能 乘變 任 化 , 迕 物 而 不 慴 。

都 忘 宜 , 故 無 不 任也 。 都 任 之 而 不 得 者 , 未 之 有 也 ; 無 不 得 而 不 和 者 , 亦未 聞 也 。 故 放 心 於 道 德 之 閒 , 蕩 然 無 不 當 , 而 曠 ( 三 )然 無 不 適 也 。

體 夫 極 數 之 妙 心 ,故 能 無 物 而 不 同 , 無 物 而 不 同 , 則 死 生 變 化 , 無 往 而 非我 矣 。 故 生 為 我 時 , 死 為 我 順 ; 時 為 我 聚 , 順 為 我 散 。聚 散 雖 異 , 而 我 皆 我 之 , 則 生 故 我 耳 , 未 始 有 得 ; 死 亦我 也 , 未 始 有 喪 。 夫 死 生 之 變 , 猶 以 為 一 , 既 睹 其 一 ,則 蛻 ( 四 ) 然 無 係 , 玄 同 彼 我 , 以 死 生 為 寤 寐 , 以 形 骸為 逆 旅 , 去 生 如 脫 屣 , 斷 足 如 遺 土 , 吾 未 見 足 以 纓 茀 其心 也 。

 

常 季 曰 : 「 彼 為 己 , 以 其 知 得 其 心 , 以 其 心 得 其 常 心 。 物 何 為 最 之 哉 ? 」

嫌 王 駘 未 能 忘 知 而自 存 。

嫌 未 能 遺 心 而 自 得。

夫 得 其 常 心 , 平 往者 也 。 嫌 其 不 得 平 往 而 與 物 遇 , 故 常 使 物 就 之 。

 

仲 尼 曰 : 「 人 莫 鑑 於 流 水 , 而 鑑 於 止 水 。 唯 止 能 止 眾 止 。 受 命 於 地 , 唯 松 柏 獨 也 正 , 在 冬 夏 青 青 ﹔ 受 命 於 天 , 唯 堯 舜 獨 也 正 , 在 萬 物 之 首 。 幸 能 正 生 , 以 正 眾 生 。 夫 保 始 之 徵 , 不 懼 之 實 , 勇 士 一 人 , 雄 入 於 九 軍 。 將 求 名 而 能 自 要 者 , 而 猶 若 是 , 而 況 官 天 地 、 府 萬 物 、 直 寓 六 骸 、 象 耳 目 、 一 知 之 所 知 , 而 心 未 嘗 死 者 乎 ! 彼 且 擇 日 而 登 假 , 人 則 從 是 也 。 彼 且 何 肯 以 物 為 事 乎 ! 」

夫 止 水 之 致 鑑 者 ,非 為 止 以 求 鑑 也 。 故 王 駘 之 聚 眾 , 眾 自 歸 之 , 豈 引 物 使從 己 耶 ( 四 ) !

動 而 為 之 , 則 不 能居 眾 物 之 止 。

夫 松 柏 特 稟 自 然 之鍾 ( 五 ) 氣 , 故 能 為 眾 木 之 傑 耳 , 非 能 為 而 得 之 也 。

言 特 受 自 然 之 正 氣者 至 希 也 , 下 首 則 唯 有 松 柏 , 上 首 則 唯 有 聖 人 , 故 凡 不正 者 皆 來 求 正 耳 。 若 物 皆 有 青 全 , 則 無 貴 於 松 柏 ; 人 各自 正 , 則 無 羨 於 大 聖 而 趣 之 。

幸 自 能 正 耳 , 非 為正 以 正 之 。

非 能 遺 名 而 無 不 任。

冥 然 無 不 體 也 。

所 謂 逆 旅 。

人 用 耳 目 , 亦 用 耳目 , 非 須 耳 目 。

知 與 變 化 俱 , 則無 往 而 不 冥 , 此 知 之 一 者 也 。 心 與 死 生 順 , 則 無 時 而 非生 , 此 心 之 未 嘗 死 也 。

以 不 失 會 為 擇 耳, 斯 人 無 擇 也 , 任 其 天 行 而 時 動 者 也 。 故 假 借 之 人 , 由此 而 最 之 耳 。

其 恬 漠 故 全 也 。

 


申 徒 嘉 , 兀 者 也 , 而 與 鄭 子 產 同 師 於 伯 昏 無 人 。 子 產 謂 申 徒 嘉 曰 : 「 我 先 出 則 子 止 , 子 先 出 則 我 止 。 」 其 明 日 , 又 與 合 堂 同 席 而 坐 。 子 產 謂 申 徒 嘉 曰 : 「 我 先 出 則 子 止 , 子 先 出 則 我 止 。 今 我 將 出 , 子 可 以 止 乎 ? 其 未 邪 ? 且 子 見 執 政 而 不 違 , 子 齊 執 政 乎 ? 」

羞 與 刖 者 並 行 。

質 而 問 之 , 欲 使 必不 並 己 。                                                            

常 以 執 政 自 多 , 故直 云 子 齊 執 政 , 便 謂 足 以 明 其 不 遜 ( 一 ) 。

 

申 徒 嘉 曰 : 「 先 生 之 門 固 有 執 政 焉 如 此 哉 ? 子 而 悅 子 之 執 政 而 后 人 者 也 。 聞 之 : 『 鑑 明 則 塵 垢 不 止 , 止 則 不 明 也 。 久 與 賢 人 處 則 無 過 。 』 今 子 之 所 取 大 者 , 先 生 也 , 而 猶 出 言 若 是 , 不 亦 過 乎 ! 」

此 論 德 之 處 , 非 計位 也 。

笑 其 矜 說 在 位 , 欲處 物 先 。

事 明 師 而 鄙 吝 之 心猶 未 去 , 乃 真 過 也 。

 

子 產 曰 : 「 子 既 若 是 矣 , 猶 與 堯 爭 善 。 計 子 之 德 , 不 足 以 自 反 邪 ? 」

若 是 形 殘 。                                                                 

言 不 自 顧 省 , 而 欲輕 蔑 在 位 , 與 有 德 者 並 。 計 子 之 德 , 故 不 足 以 補 形 殘 之過 。

 

申 徒 嘉 曰 : 「 自 狀 其 過 , 以 不 當 亡 者 眾 ﹔ 不 狀 其 過 , 以 不 當 存 者 寡 。 知 不 可 奈 何 , 而 安 之 若 命 , 唯 有 德 者 能 之 。 游 於 羿 之 彀 中 。 中 央 者 , 中 地 也 ﹔ 然 而 不 中 者 , 命 也 。 人 以 其 全 足 笑 吾 不 全 足 者 多 矣 , 我 怫 然 而 怒 , 而 適 先 生 之 所 , 則 廢 然 而 反 。 不 知 先 生 之 洗 我 以 善 邪 ? 吾 之 自 寐 邪 ? 吾 與 夫 子 游 十 九 年 矣 , 而 未 嘗 知 吾 兀 者 也 。 今 子 與 我 游 於 形 骸 之 內 , 而 子 索 我 於 形 骸 之 外 , 不 亦 過 乎 ! 」

多 自 陳 其 過 狀 , 以己 為 不 當 亡 者 眾 也 。

羿 , 古 之 善 射 者 。弓 矢 所 及 為 彀 中 。 夫 利 害 相 攻 , 則 天 下 皆 羿 也 。 自 不 遺身 忘 知 與 物 同 波 者 , 皆 遊 於 羿 之 彀 中 耳 。 雖 張 毅 之 出 ,單 豹 之 處 , 猶 未 免 於 中 地 , 則 中 與 不 中 , 唯 在 命 耳 。 而區 區 者 各 有 所 遇 , 而 不 知 ( 四 ) 命 之 自 爾 。 故 免 乎 弓 矢之 害 者 , 自 以 為 巧 , 欣 然 多 己 , 及 至 不 免 , 則 自 恨 其 謬而 志 傷 神 辱 , 斯 未 能 達 命 之 情 者 也 。 夫 我 之 生 也 , 非 我之 所 生 也 , 則 一 生 之 內 , 百 年 之 中 , 其 坐 起 行 止 , 動 靜趣 舍 , 情 性 知 能 , 凡 所 有 者 , 凡 所無 者 , 凡 所 為 者 , 凡 所 遇 者 , 皆 非 我 也 , 理 自 爾 耳 。 而橫 生 休 戚 乎 其 中 , 斯 又 逆 自 然 而 失 者 也 ( 五 ) 。

皆 不 知 命 而 有 斯 笑矣 ( 六 ) 。

見 至 人 之 知 命 遺 形, 故 廢 向 者 之 怒 而 復 常 。

不 知 先 生 洗 我 以 善道 故 耶 ? 我 為 能 自 反 耶 ? 斯 自 忘 形 而 遺 累 矣 ( 七 ) 。

忘 形 故 也 。

形 骸 外 矣 , 其 德內 也 。 今 子 與 我 德 遊 耳 , 非 與 我 形 交 也 , 而 索 我 外 好 ,豈 不 過 哉 !

 

子 產 蹴 然 改 容 更 貌 曰 : 「 子 無 乃 稱 ! 」

已 悟 則 厭 其 多 言 也。

踵 , 頻 也 。

 


魯 有 兀 者 叔 山 無 趾 , 踵 見 仲 尼 。 仲 尼 曰 : 「 子 不 謹 , 前 既 犯 患 若 是 矣 。 雖 今 來 , 何 及 矣 ! 」

人 之 生 也 , 理 自 生矣 , 直 莫 之 為 而 任 其 自 生 , 斯 重 其 身 而 知 務 者 也 。 若 乃忘 其 自 生 , 謹 而 矜 之 , 斯 輕 用 其 身 而 不 知 務 也 , 故 五 藏相 攻 於 內 而 手 足 殘 傷 於 外 也 。

 

無 趾 曰 : 「 吾 唯 不 知 務 而 輕 用 吾 身 , 吾 是 以 亡 足 。 今 吾 來 也 , 猶 有 尊 足 者 存 , 吾 是 以 務 全 之 也 。 夫 天 無 不 覆 , 地 無 不 載 , 吾 以 夫 子 為 天 地 , 安 知 夫 子 之 猶 若 是 也 ! 」

去 其 矜 謹 , 任 其 自生 , 斯 務 全 也 。

責 其 不 謹 , 不 及 天地 也 。

 

孔 子 曰 : 「 丘 則 陋 矣 ! 夫 子 胡 不 入 乎 ? 請 講 以 所 聞 。 」

聞 所 聞 而 出 , 全 其無 為 也 。

 

無 趾 出 。 孔 子 曰 : 「 弟 子 勉 之 ! 夫 無 趾 , 兀 者 也 , 猶 務 學 以 復 補 前 行 之 惡 , 而 況 全 德 之 人 乎 ! 」

全 德 者 生 便 忘 生 。

 

無 趾 語 老 聃 曰 : 「 孔 丘 之 於 至 人 , 其 未 邪 ? 彼 何 賓 賓 以 學 子 為 ? 彼 且 以 蘄 以 諔 詭 幻 怪 之 名 聞 , 不 知 至 人 之 以 是 為 己 桎 梏 邪 ? 」

怪 其 方 復 學 於 老 聃。

夫 無 心 者 , 人 學 亦學 。 然 古 之 學 者 為 己 , 今 之 學 者 為 人 , 其 弊 也 遂 至 乎 為人 之 所 為 矣 。 夫 師 人 以 自 得 者 , 率 其 常 然 者 也 ; 舍 己 效人 而 逐 物 於 外 者 , 求 乎 非 常 之 名 者 也 。 夫 非 常 之 名 , 乃常 之 所 生 ( 二 ) 。 故 學 者 非 為 幻怪 也 , 幻 怪 之 生 必 由 於 學 ; 禮 者 非 為 華 藻 也 , 而 華 藻 之興 必 由 於 禮 。 斯 必 然 之 理 , 至 人 之 所 無 柰 何 , 故 以 為 己之 桎 梏 也 ( 三 ) 。

 

老 聃 曰 : 「 胡 不 直 使 彼 以 死 生 為 一 條 , 以 可 不 可 為 一 貫 者 , 解 其 桎 梏 , 其 可 乎 ? 」

欲 以 直 理 冥 之 , 冀其 無 跡 。

 

無 趾 曰 : 「 天 刑 之 , 安 可 解 ! 」

今 仲 尼 非 不 冥 也 。顧 自 然 之 理 , 行 則 影 從 , 言 則 嚮 隨 。 夫 順 物 則 名 跡 斯 立, 而 順 物 者 非 為 名 也 。 非 為 名 則 至 矣 , 而 終 不 免 乎 名 ,則 孰 能 解 之 哉 ! 故 名 者 影 嚮 也 , 影 嚮 者 形 聲 之 桎 梏 也 。明 斯 理 也 , 則 名 跡 可 遺 ; 名 跡 可 遺 , 則 尚 彼 可 絕 ; 尚 彼可 絕 , 則 性 命 可 全 矣 。

 


魯 哀 公 問 於 仲 尼 曰 : 「 衛 有 惡 人 焉 , 曰 哀 駘 它 。 丈 夫 與 之 處 者 , 思 而 不 能 去 也 ﹔ 婦 人 見 之 , 請 於 父 母 曰 : 『 與 為 人 妻 , 寧 為 夫 子 妾 』 者 , 十 數 而 未 止 也 。 未 嘗 有 聞 其 唱 者 也 , 常 和 人 而 已 矣 。 無 君 人 之 位 以 濟 乎 人 之 死 , 無 聚 祿 以 望 人 之 腹 , 又 以 惡 駭 天 下 , 和 而 不 唱 , 知 不 出 乎 四 域 , 且 而 雌 雄 合 乎 前 , 是 必 有 異 乎 人 者 也 。 寡 人 召 而 觀 之 , 果 以 惡 駭 天 下 。 與 寡 人 處 , 不 至 以 月 數 , 而 寡 人 有 意 乎 其 為 人 也 ﹔ 不 至 乎 期 年 , 而 寡 人 信 之 。 國 無 宰 , 寡 人 傳 國 焉 。 悶 然 而 後 應 , 氾 然 而 若 辭 。 寡 人 醜 乎 , 卒 授 之 國 。 無 幾 何 也 , 去 寡 人 而 行 。 寡 人 恤 焉 若 有 亡 也 , 若 無 與 樂 是 國 也 。 是 何 人 者 也 ! 」

惡 , 醜 也 。

明 物 不 由 權 勢 而 往。

明 非 求 食 而 往 。

明 不 以 形 美 故 往 。

非 招 而 致 之 。

不 役 思 於 分 外 。

夫 才 全 者 與 物 無 害, 故 入 獸 不 亂 群 , 入 鳥 不 亂 行 , 而 為 萬 物 之 林 藪 。

未 經 月 已 覺 其 有遠 處 。

委 之 以 國 政 。

寵 辱 不 足 以 驚 其神 。

人 辭 亦 辭 。

 

仲 尼 曰 : 「 丘 也 嘗 使 於 楚 矣 , 適 見 子 食 於 其 死 母 者 。 少 焉 眴 若 , 皆 棄 之 而 走 。 不 見 己 焉 爾 , 不 得 類 焉 爾 。 所 愛 其 母 者 , 非 愛 其 形 也 , 愛 使 其 形 者 也 。 戰 而 死 者 , 其 人 之 葬 也 不 以 翣 資 ﹔ 刖 者 之 屨 , 無 為 愛 之 。 皆 無 其 本 矣 。 為 天 子 之 諸 御 : 不 翦 爪 , 不 穿 耳 ﹔ 取 妻 者 止 於 外 , 不 得 復 使 。 形 全 猶 足 以 為 爾 , 而 況 全 德 之 人 乎 ! 今 哀 駘 它 未 言 而 信 , 無 功 而 親 , 使 人 授 己 國 , 唯 恐 其 不 受 也 , 是 必 才 全 而 德 不 形 者 也 。 」

食 乳 也 。

夫 生 者 以 才 德 為 類, 死 而 才 德 去 矣 , 故 生 者 以 失 類 而 走 也 。 故 含 德 之 厚 ,( 者 ) ( 二 ) 比 於 赤 子 , 無 往 而 不 為 之 赤 子 也 , 則 天 下莫 之 害 , 斯 得 類 而 明 己 故 也 。 情 苟 類 焉 , 則 雖 形 不 與 同而 物 無 害 心 ; 情 類 苟 亡 , ( 雖 ) 則 〔 雖 〕 ( 三 ) 形 同 母子 而 不 足 以 固 其 志 矣 。

使 形 者 , 才 德 也 。

翣 者 , 武 所 資 也 。戰 而 死 者 無 武 也 , 翣 將 安 施 !

所 愛 屨 者 , 為 足 故耳 。

翣 屨 者 以 足 武 為 本。

全 其 形 也 。

恐 傷 其 形 。

採 擇 嬪 御 及 燕 爾 新昏 , 本 以 形 好 為 意 者 也 。 故 形 之 全 也 , 猶 ( 六 ) 以 降 至尊 之 情 , 回 貞 女 之 操 也 。

德 全 而 物 愛 之 ,宜 矣 。

 

哀 公 曰 : 「 何 謂 才 全 ? 」 仲 尼 曰 : 「 死 生 存 亡 、 窮 達 貧 富 、 賢 與 不 肖 、 毀 譽 、 飢 渴 寒 暑 , 是 事 之 變 、 命 之 行 也 。 日 夜 相 代 乎 前 , 而 知 不 能 規 乎 其 始 者 也 。 故 不 足 以 滑 和 , 不 可 入 於 靈 府 。 使 之 和 豫 通 , 而 不 失 於 兌 。 使 日 夜 無 郤 , 而 與 物 為 春 , 是 接 而 生 時 於 心 者 也 。 是 之 謂 才 全 。 」

其 理 固 當 , 不 可 逃也 。 故 人 之 生 也 , 非 誤 生 也 ; 生 之 所 有 , 非 妄 有 也 。 天地 雖 大 , 萬 物 雖 多 , 然 吾 之 所 遇 適 在 於 是 , 則 雖 天 地 神明 , 國 家 聖 賢 , 絕 力 至 知 而 弗 能 違 也 。 故 凡 所 不 遇 , 弗能 遇 也 , 其 所 遇 , 弗 能 不 遇 也 ; 〔 凡 〕 ( 二 ) 所 不 為 ,弗 能 為 也 , 其 所 為 , 弗 能 不 為 也 ; 故 付 之 而 自 當 矣 。

夫 命 行 事 變 , 不 舍晝 夜 , 推 之 不 去 , 留 之 不 停 。 故 才 全 者 , 隨 所 遇 而 任 之。

夫 始 非 知 之 所 規 ,而 故 非 情 之 所 留 。 是 以 知 命 之 必 行 , 事 之 必 變 者 , 豈 於終 規 始 , 在 新 戀 故 哉 ? 雖 有 至 知 而 弗 能 規 也 。 逝 者 之 往, 吾 柰 之 何 哉 !

苟 知 性 命 之 固 當 ,則 雖 死 生 窮 達 , 千 變 萬 化 , 淡 然 自 若 而 和 理 在 身 矣 。

靈 府 者 , 精 神 之 宅也 。 夫 至 足 者 , 不 以 憂 患 經 神 , 若 皮 外 而 過 去 。

苟 使 和 性 不 滑 , 靈府 閒 豫 , 則 雖 涉 乎 至 變 , 不 失 其 兌 然 也 。

泯 然 常 任 之 。

群 生 之 所 賴 也 。

順 四 時 而 俱 化 。

 

「 何 謂 德 不 形 ? 」 曰 : 「 平 者 , 水 停 之 盛 也 。 其 可 以 為 法 也 , 內 保 之 而 外 不 蕩 也 。 德 者 , 成 和 之 修 也 。 德 不 形 者 , 物 不 能 離 也 。 」

天 下 之 平 , 莫 盛 於停 水 也 。

無 情 至 平 , 故 天 下取 正 焉 。

事 得 以 成 , 物 得 以和 , 謂 之 德 也 。

無 事 不 成 , 無 物 不和 , 此 德 之 不 形 也 。 是 以 天 下 樂 推 而 不 厭 。

 

哀 公 異 日 以 告 閔 子 曰 : 「 始 也 吾 以 南 面 而 君 天 下 , 執 民 之 紀 而 憂 其 死 , 吾 自 以 為 至 通 矣 。 今 吾 聞 至 人 之 言 , 恐 吾 無 其 實 , 輕 用 吾 身 而 亡 其 國 。 吾 與 孔 丘 非 君 臣 也 , 德 友 而 已 矣 ! 」

聞 德 充 之 風 者 , 雖復 哀 公 , 猶 欲 遺 形 骸 , 忘 貴 賤 也 。

 


闉 跂 支 離 無 脤 說 衛 靈 公 , 靈 公 說 之 , 而 視 全 人 : 其 脰 肩 肩 。 甕 大 癭 說 齊 桓 公 , 桓 公 說 之 , 而 視 全 人 : 其 脰 肩 肩 。 故 德 有 所 長 , 而 形 有 所 忘 。 人 不 忘 其 所 忘 , 而 忘 其 所 不 忘 , 此 所 謂 誠 忘 。

偏 情 一 往 ( 一 ) ,則 醜 者 更 好 而 好 者 更 醜 也 。

其 德 長 於 順 物 , 則物 忘 其 醜 ; 長 於 逆 物 , 則 物 忘 其 好 。

生 則 愛 之 , 死 則 棄之 。 故 德 者 , 世 之 所 不 忘 也 ; 形 者 , 理 之 所 不 存 也 。 故夫 忘 形 者 , 非 忘 也 ; 不 忘 形 而 忘 德 者 , 乃 誠 忘 也 。

 

故 聖 人 有 所 游 , 而 知 為 孽 , 約 為 膠 , 德 為 接 , 工 為 商 。 聖 人 不 謀 , 惡 用 知 ? 不 斫 , 惡 用 膠 ? 無 喪 , 惡 用 德 ? 不 貨 , 惡 用 商 ? 四 者 , 天 鬻 也 。 天 鬻 者 , 天 食 也 。 既 受 食 於 天 , 又 惡 用 人 ! 有 人 之 形 , 無 人 之 情 。 有 人 之 形 , 故 群 於 人 ﹔ 無 人 之 情 , 故 是 非 不 得 於 身 。 眇 乎 小 哉 , 所 以 屬 於 人 也 ﹔ 謷 乎 大 哉 , 獨 成 其 天 。

遊 於 自 得 之 場 , 放之 而 無 不 至 者 , 才 德 全 也 。

此 四 者 自 然 相 生 ,其 理 已 具 。

自 然 已 具 , 故 聖 人無 所 用 其 己 也 。

言 自 然 而 稟 之 。

既 稟 之 自 然 , 其 理已 足 。 則 雖 沈 思 以 免 難 , 或 明 戒 以 避 禍 , 物 無 妄 然 , 皆天 地 之 會 , 至 理 所 趣 。 必 自 思 之 , 非 我 思 也 ; 必 自 不 思, 非 我 不 思 也 。 或 思 而 免 之 , 或 思 而 不 免 , 或 不 思 而 免之 , 或 不 思 而 不 免 。 凡 此 皆 非 我 也 , 又 奚 為 哉 ? 任 之 而自 至 也 。

視 其 形 貌 若 人 。

類 聚 群 分 , 自 然之 道 。

無 情 , 故 付 之 於物 也 。

形 貌 若 人 。

無 情 , 故 浩 然 無不 任 。 無 不 任 者 , 有 情 之 所 未 能 也 , 故 無 情 而 獨 ( 三 )成 天 也 。

 


故 德 有 所 長 , 而 形 有 所 忘 。 人 不 忘 其 所 忘 , 而 忘 其 所 不 忘 , 此 所 謂 誠 忘 。惠 子 謂 莊 子 曰 : 「 人 故 無 情 乎 ? 」 莊 子 曰 : 「 然 。 」 惠 子 曰 : 「 人 而 無 情 , 何 以 謂 之 人 ? 」 莊 子 曰 : 「 道 與 之 貌 , 天 與 之 形 , 惡 得 不 謂 之 人 ? 」

人 之 生 也 , 非 情 之所 生 也 ; 生 之 所 知 , 豈 情 之 所 知 哉 ? 故 有 情 於 為 離 曠 而弗 能 也 , 然 離 曠 以 無 情 而 聰 明 矣 ; 有 情 於 為 賢 聖 而 弗 能也 , 然 賢 聖 以 無 情 而 賢 聖 矣 。 豈 直 賢 聖 絕 遠 而 離 曠 難 慕哉 ? 雖 下 愚 聾 瞽 及 雞 鳴 狗 吠 , 豈 有 情 於 為 之 , 亦 終 不 能也 。 不 問 遠 之 與 近 , 雖 去 己 一 分 , 顏 孔 之 際 , 終 莫 之 得也 。 是 以 關 之 萬 物 , 反 取 諸 身 , 耳 目 不 能 以 易 任 成 功 ,手 足 不 能 以 代 司 致 業 。 故 嬰 兒 之 始 生 也 , 不 以 目 求 乳 ,不 以 耳 向 明 , 不 以 足 操 物 , 不 以 手 求 行 。 豈 百 骸 無 定 司, 形 貌 無 素 主 , 而 專 由 情 以 制 之 哉 !

 

惠 子 曰 : 「 既 謂 之 人 , 惡 得 無 情 ? 」

未 解 形 貌 之 非 情 也。

 

莊 子 曰 : 「 是 非 吾 所 謂 情 也 。 吾 所 謂 無 情 者 , 言 人 之 不 以 好 惡 內 傷 其 身 , 常 因 自 然 而 不 益 生 也 。 」

以 是 非 為 情 , 則 無是 無 非 無 好 無 惡 者 , 雖 有 形 貌 , 直 是 人 耳 , 情 將 安 寄 !

任 當 而 直 前 者 , 非情 也 。

止 於 當 也 。

 

惠 子 曰 : 「 不 益 生 , 何 以 有 其 身 ? 」

未 明 生 之 自 生 , 理之 自 足 。

 

莊 子 曰 : 「 道 與 之 貌 , 天 與 之 形 , 無 以 好 惡 內 傷 其 身 。 今 子 外 乎 子 之 神 , 勞 乎 子 之 精 , 倚 樹 而 吟 , 據 槁 梧 而 瞑 。 天 選 之 形 , 子 以 堅 白 鳴 。 」

生 理 已 自 足 於 形 貌之 中 , 但 任 之 則 身 存 。

所以

夫 神 不 休 於 性 分 之內 , 則 外 矣 ; 精 不 止 於 自 生 之 極 , 則 勞 矣 。 故 行 則 倚 樹而 吟 , 坐 則 據 梧 而 睡 , 言 有 情 者 之 自 困 也 。

言 凡 子 所 為 , 外 神勞 精 , 倚 樹 據 梧 , 且 吟 且 睡 , 此 世 之 所 謂 情 也 。 而 云 天選 , 明 夫 情 ( 一 ) 者 非 情 之 所 生 , 而 況 他 哉 ! 故 雖 萬 物萬 形 , 云 為 趣 舍 , 皆 在 無 情 中 來 , 又 何 用 情 於 其 閒 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