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注莊應帝王
首頁 ] 向上 ] 郭象注莊逍遙遊 ] 郭象注莊齊物論 ] 郭象注莊養生主 ] 郭象注莊人間世 ] 郭象注莊德充符 ] 郭象注莊大宗師 ] [ 郭象注莊應帝王 ]

 

《 莊 子 ﹒ 內 篇 ﹒ 應 帝 王 第 七 》


夫 無 心 而 任 乎自 化 者 , 應 為 帝 王 也 。

夫 有 虞 氏 之 與 泰 氏, 皆 世 事 之 跡 耳 , 非 所 以 跡 者 也 。 所 以 跡 者 , 無 跡 也 ,世 孰 名 之 哉 ! 未 之 嘗 名 , 何 勝 負 之 有 耶 ! 然 無 跡 者 , 乘群 變 , 履 萬 世 , 世 有 夷 險 , 故 跡 有 不 及 也 。

夫 以 所 好 為 是 人 ,所 惡 為 非 人 者 , 唯 以 是 非 為 域 者 也 。 夫 能 出 於 非 人 之 域者 , 必 入 於 無 非 人 之 境 矣 , 故 無 得 無 失 , 無 可 無 不 可 ,豈 直 藏 仁 而 要 人 也 !

夫 如 是 , 又 奚 是 人非 人 之 有 哉 ! 斯 可 謂 出 於 非 人 之 域 。

任 其 自 知 , 故 情 信。

任 其 自 得 , 故 無 偽。

不 入 乎 是 非 之 域 ,所 以 絕 於 有 虞 之 世 。


肩 吾 見 狂 接 輿 。 狂 接 輿 曰 : 「 日 中 始 何 以 語 女 ? 」 肩 吾 曰 : 「 告 我 君 人 者 以 己 出 經 式 義 度 , 人 孰 敢 不 聽 而 化 諸 ! 」 狂 接 輿 曰 : 「 是 欺 德 也 。 其 於 治 天 下 也 , 猶 涉 海 鑿 河 , 而 使 蚊 負 山 也 。 夫 聖 人 之 治 也 , 治 外 夫 ? 正 而 後 行 , 確 乎 能 其 事 者 而 已 矣 。 且 鳥 高 飛 以 避 矰 弋 之 害 , 鼷 鼠 深 穴 乎 神 丘 之 下 , 以 避 熏 鑿 之 患 , 而 曾 二 虫 之 無 知 ? 」

以 己 制 物 , 則 物 失其 真 。

夫 寄 當 於 萬 物 , 則無 事 而 自 成 ; 以 一 身 制 天 下 , 則 功 莫 就 而 任 不 勝 也 。

全 其 性 分 之 內 而 已。

各 正 性 命 之 分 也 。

不 為 其 所 不 能 。

禽 獸 猶 各 有 以 自 存, 故 帝 王 任 之 而 不 為 , 則 自 成 也 。

言 汝 曾 不 知 ( 三 )此 二 蟲 之 各 存 而 不 待 教 乎 !

 


天 根 游 於 殷 陽 , 至 蓼 水 之 上 , 適 遭 無 名 人 而 問 焉 , 曰 : 「 請 問 為 天 下 。 」 無 名 人 曰 : 「 去 ! 汝 鄙 人 也 , 何 問 之 不 豫 也 ! 予 方 將 與 造 物 者 為 人 , 厭 , 則 又 乘 夫 莽 眇 之 鳥 , 以 出 六 極 之 外 , 而 游 無 何 有 之 鄉 , 以 處 壙 垠 之 野 。 汝 又 何 帠 以 治 天 下 感 予 之 心 為 ? 」

問 為 天 下 , 則 非 起於 大 初 , 止 於 玄 冥 也 。

任 人 之 自 為 。

莽 眇 , 群 碎 之 謂 耳。 乘 群 碎 , 馳 萬 物 , 故 能 出 處 常 通 , 而 無 狹 滯 之 地 。

言 皆 放 之 自 得 之 場, 則 不 治 而 自 治 也 。

 

又 復 問 無 名 人 曰 : 「 汝 游 心 於 淡 , 合 氣 於 漠 , 順 物 自 然 而 無 容 私 焉 , 而 天 下 治 矣 。 」

其 任 性 而 無 所 飾 焉則 淡 矣 。

漠 然 靜 於 性 而 止 。

任 性 自 生 , 公 也 ;心 欲 益 之 , 私 也 ; 容 私 果 不 足 以 生 生 , 而 順 公 乃 全 也 。

 


陽 子 居 見 老 聃 , 曰 : 「 有 人 於 此 , 嚮 疾 強 梁 , 物 徹 疏 明 , 學 道 不 , 如 是 者 , 可 比 明 王 乎 ? 」 老聃 曰 : 「 是 於 聖 人 也 , 胥 易 技 係 , 勞 形 怵 心 者 也 。 且 也 虎 豹 之 文 來 田 , 猿 狙 之 便 來 藉 。 如 是 者 , 可 比 明 王 乎 ? 」 陽 子 居 蹴 然 曰 : 「 敢 問 明 王 之 治 。 」

言 此 功 夫 , 容 身 不得 , 不 足 以 比 聖 王 。

此 皆 以 其 文 章 技 能係 累 其 身 , 非 涉 虛 以 御 乎 無 方 也 。

 

老 聃 曰 : 「 明 王 之 治 : 功 蓋 天 下 而 似 不 自 己 , 化 貸 萬 物 而 民 弗 恃 。 有 莫 舉 名 , 使 物 自 喜 。 立 乎 不 測 , 而 游 於 無 有 者 也 。 」

天 下 若 無 明 王 , 則莫 能 自 得 。 令 ( 一 ) 之 自 得 , 實 明 王 之 功 也 。 然 功 在 無為 而 還 任 天 下 。 天 下 皆 得 自 任 , 故 似 非 明 王 之 功 。

夫 明 王 皆 就 足 物 性, 故 人 人 皆 云 我 自 爾 , 而 莫 知 恃 賴 於 明 王 。

雖 有 蓋 天 下 之 功 ,而 不 舉 以 為 己 名 , 故 物 皆 自 以 為 得 而 喜 。

居 變 化 之 塗 , 日 新而 無 方 者 也 。

與 萬 物 為 體 , 則 所遊 者 虛 也 。 不 能 冥 物 , 則 迕 物 不 暇 , 何 暇 遊 虛 哉 !

 


鄭 有 神 巫 曰 季 咸 , 知 人 之 死 生 存 亡 、 禍 福 壽 夭 , 期 以 歲 月 旬 日 若 神 。 鄭 人 見 之 , 皆 棄 而 走 。 列 子 見 之 而 心 醉 , 歸 , 以 告 壺 子 , 曰 : 「 始 吾 以 夫 子 之 道 為 至 矣 , 則 又 有 至 焉 者 矣 。 」

不 憙 自 聞 死 日 也 。

謂 季 咸 之 至 又 過 於夫 子 。

 

壺 子 曰 : 「 吾 與 汝 既 其 文 , 未 既 其 實 。 而 固 得 道 與 ? 眾 雌 而 無 雄 , 而 又 奚 卵 焉 ! 而 以 道 與 世 亢 , 必 信 , 夫 故 使 人 得 而 相 汝 。 嘗 試 與 來 , 以 予 示 之 。 」

言 列 子 之 未 懷 道 也。

未 懷 道 則 有 心 , 有心 而 亢 其 一 方 , 以 必 信 於 世 , 故 可 得 而 相 之 。

 

明 日 , 列 子 與 之 見 壺 子 。 出 而 謂 列 子 曰 : 「 嘻 ! 子 之 先 生 死 矣 ! 弗 活 矣 ! 不 以 旬 數 矣 ! 吾 見 怪 焉 , 見 濕 灰 焉 。 」 列 子 入 , 泣 涕 沾 襟 以 告 壺 子 。 壺 子 曰 : 「 鄉 吾 示 之 以 地 文 , 萌 乎 不 震 不 止 , 是 殆 見 吾 杜 德 機 也 。 嘗 又 與 來 。 」

萌 然 不 動 , 亦 不 自正 , 與 枯 木 同 其 不 華 , 濕 灰 均 於 寂 魄 , 此 乃 至 人 無 感 之時 也 。 夫 至 人 , 其 動 也 天 , 其 靜 也 地 , 其 行 也 水 流 , 其止 也 淵 默 。 淵 默 之 與 水 流 , 天 行 之 與 地 止 , 其 於 不 為 而自 爾 , 一 也 。 今 季 咸 見 其 尸 居 而 坐 忘 , 即 謂 之 將 死 ; 睹其 神 動 而 天 隨 , 因 謂 之 有 生 。 誠 〔 能 〕 ( 三 ) 應 不 以 心而 理 自 玄 符 , 與 變 化 升 降 而 以 世 為 量 , 然後 足 為 物 主 而 順 時 無 極 , 故 非 相 者 所 測 耳 。 此 應 帝 王 之大 意 也 。

德 機 不 發 曰 杜 。

 

明 日 , 又 與 之 見 壺 子 。 出 而 謂 列 子 曰 : 「 幸 矣 ! 子 之 先 生 遇 我 也 , 有 瘳 矣 ! 全 然 有 生 矣 ! 吾 見 其 杜 權 矣 ! 」 列 子 入 , 以 告 壺 子 。 壺 子 曰 : 「 鄉 吾 示 之 以 天 壤 , 名 實 不 入 , 而 機 發 於 踵 。 是 殆 見 吾 善 者 機 也 。 嘗 又 與 來 。 」

權 , 機 也 。 今 乃 自覺 昨 日 之 所 見 , 見 其 杜 權 , 故 謂 之 將 死 也 。

天 壤 之 中 , 覆 載 之功 見 矣 。 比 之 地 文 , 不 猶 ( 卵 ) 〔 外 〕 ( 一 ) 乎 ! 此 應感 之 容 也 。

任 自 然 而 覆 載 , 則天 機 玄 應 , 而 名 利 之 飾 皆 為 棄 物 也 。

常 在 極 上 起 。

機 發 而 善 於 彼 , 彼乃 見 之 。

 

明 日 , 又 與 之 見 壺 子 。 出 而 謂 列 子 曰 : 「 子 之 先 生 不 齊 , 吾 無 得 而 相 焉 。 試 齊 , 且 復 相 之 。 」 列 子 入 , 以 告 壺 子 。 壺 子 曰 : 「 吾 鄉 示 之 以 太 沖 莫 勝 , 是 殆 見 吾 衡 氣 機 也 。 鯢 桓 之 審 為 淵 , 止 水 之 審 為 淵 , 流 水 之 審 為 淵 。 淵 有 九 名 , 此 處 三 焉 。 嘗 又 與 來 。 」

居 太 沖 之 極 , 浩 然泊 心 而 玄 同 萬 方 , 故 勝 負 莫 得 厝 ( 一 ) 其 間 也 。

無 往 不 平 , 混 然 一之 。 以 管 闚 天 者 , 莫 見 其 涯 , 故 似 不 齊 。

淵 者 , 靜 默 之 謂 耳。 夫 水 常 無 心 , 委 順 外 物 , 故 雖 流 之 與 止 , 鯢 桓 之 與 龍躍 , 常 淵 然 自 若 , 未 始 失 其 靜 默 也 。 夫 至 人 用 之 則 行 ,捨 之 則 止 , 行 止 雖 異 而 玄 默 一 焉 , 故 略 舉 三 異 以 明 之 。雖 波 流 九 變 , 治 亂 紛 如 , 居 其 極 者 , 常 淡 然 自 得 , 泊 乎忘 為 也 。

 

明 日 , 又 與 之 見 壺 子 。 立 未 定 , 自 失 而 走 。 壺 子 曰 : 「 追 之 ! 」 列 子 追 之 不 及 。 反 , 以 報 壺 子 曰 : 「 已 滅 矣 , 已 失 矣 , 吾 弗 及 已 。 」 壺 子 曰 : 「 鄉 吾 示 之 以 未 始 出 吾 宗 。 吾 與 之 虛 而 委 蛇 , 不 知 其 誰 何 , 因 以 為 弟 靡 , 因 以 為 波 流 , 故 逃 也 。 」

雖 變 化 無 常 , 而 常深 根 冥 極 也 。

無 心 而 隨 物 化 。

( 汛 ) 〔 汎 〕 然 無所 係 也 。

變 化 頹 靡 , 世 事 波流 , 無 往 而 不 因 也 。 夫 至 人 一 耳 , 然 應 世 變 而 時 動 , 故相 者 無 所 措 其 目 , 自 失 而 走 。 此 明 應 帝 王 者 無 方 也 。

 

然 後 列 子 自 以 為 未 始 學 而 歸 。 三 年 不 出 , 為 其 妻 爨 , 食 豕 如 食 人 , 於 事 無 與 親 。 雕 琢 復 朴 , 塊 然 獨 以 其 形 立 。 紛 而 封 哉 , 一 以 是 終 。

忘 貴 賤 也 。                                                          

唯 所 遇 耳 。

去 華 取 實 。

外 飾 去 也 。

雖 動 而 真 不 散 也 。

使 物 各 自 終 。

 


無 為 名 尸 , 無 為 謀 府 , 無 為 事 任 , 無 為 知 主 。 體 盡 無 窮 , 而 游 無 朕 。 盡 其 所 受 乎 天 , 而 無 見 得 , 亦 虛 而 已 ! 至 人 之 用 心 若 鏡 , 不 將 不 迎 , 應 而 不 藏 , 故 能 勝 物 而 不 傷 。

因 物 則 物 各 自 當 其名 也 。

使 物 各 自 謀 也 。

付 物 使 各 自 任 。

無 心 則 物 各 自 主 其知 也 。

因 天 下 之 自 為 , 故馳 萬 物 而 無 窮 也 。

任 物 , 故 無 跡 。

足 則 止 也 。

見 得 則 不 知 止 。

不 虛 則 不 能 任 群 實。

鑒 物 而 無 情 。

來 即 應 , 去 即 止。

物 來 乃 ( 三 ) 鑒, 鑒 不 以 心 , 故 雖 天 下 之 廣 ( 四 ) , 而 無 勞 神 之 累 。

 


南 海 之 帝 為 儵 , 北 海 之 帝 為 忽 , 中 央 之 帝 為 渾 沌 。儵 與 忽 時 相 下 遇 於 渾 沌 之 地 , 渾 沌 待 之 甚 善 。 儵 與 忽 謀 報 渾 沌 之 德 , 曰 : 「 人 皆 有 七 竅 以 視 聽 食 息 此 獨 無 有 , 嘗 試 鑿 之 。 」 日 鑿 一 竅 , 七 日 而 渾 沌 死 。

為 者 敗 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