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學 道家哲學 大乘佛學 禪宗哲學 當代方法論 一般論文

《維摩詰經》<菩薩品>的義理疏解

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杜保瑞 

向上 ]

禪宗功夫哲學的方法論檢討 ] 禪宗境界哲學的知識意義 ]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的方法論評析 ]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的方法論評析 ] 對胡適論禪宗的評析 ] 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疏解 ] 壇經的功夫哲學 ] 慧能無念功夫的實踐方法 ]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的境界工夫探微 ] 永覺元賢援禪闢儒道的基本哲學問題探究 ] 永覺元賢禪師討論禪修方法的意旨疏解 ] 永覺元賢《續寱言》的文本詮釋 ] 蕅益智旭溝通儒佛的方法論探究 ] 印順導師對禪宗的衡定 ] 星雲大師《迷悟之間》的創作意涵 ] 與星雲大師《八大人覺經十講》的智慧對談 ] 從佛光菜根譚談星雲大師的本體工夫____教育教理教用篇 ] 往事百語之一心甘情願之一_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 往事百語之一:心甘情願之二:星雲大師的工夫心法 ] 往事百語之二老二哲學:星雲大師工夫心法 ] 往事百語之三:皆大歡喜:星雲大師工夫心法 ] 佛光菜根譚的一本萬利 ] 佛光山事業中的《維摩詰經》精神 ]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的閱讀心得 ] [ 《維摩詰經》<菩薩品>的義理疏解 ]

 

檔案總管

《維摩詰經》<菩薩品>的義理疏解[1]

 

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杜保瑞

 

摘要:

 

《維摩詰經》<菩薩品>乃維摩詰居士以不請之友之姿,向彌勒菩薩談修行者不退轉和佛授記的真諦,意旨為不必拘束於這些知見,尤其是利根器菩薩,自知本來是佛,即應超越此一勸誘之法。又向光嚴童子講述道場概念,道場即學佛之地,但真學佛者,唯論心行,只要持守大乘修行之法,則己身時時處於道場之中。又向持世菩薩告知度眾之方便法門,接受波旬魔王的天女供養,其實是教之以佛法,學成之後又使其回到魔宮,以無盡燈法門教導更多天人,傳法無盡,受眾無邊。跟善德長者子講述布施觀念,關鍵還是助人成佛,於是應不止於財布施,而唯法布施是用,在法布施中自度度人。本文,藉由工夫境界哲學的問題意識為研究進路,解析文本,揭露意旨。

 

關鍵詞:菩薩品,彌勒菩薩,授記,波旬,道場,法布施。

 

一、前言:

 

《維摩詰經》乃維摩詰居士展現大乘更高境界之佛法的根本經典,打破原始佛教和初期大乘經典的意旨,處處拔高昇進。要研究此經,必須有更好的研究方法,以使其意旨得以清晰,又不背離早期佛教意旨。此處筆者即以境界論和工夫論的問題意識以為研究的方法。本文之作,乃筆者針對《維摩詰經》意旨解讀的系列研究之作,前已完成<佛國品><方便品><弟子品>的疏解工作,本文之作,將針對<菩薩品>中的四段文字進行解讀。

 

二、彌勒菩薩

 

維摩詰居士和彌勒菩薩討論授記的事情,授記指得是佛對將來能成佛的修行者予以授記之肯定,肯定其將會成佛。此事在鳩摩羅什的《大乘大義章》亦有討論,重點是,不一定要達至不退轉菩薩之境界者才會被授記,而是佛的不可思議之任意性授記,基本上是鼓勵意味的多,未必是固定的境界才會被授記[2]。在《維摩詰經》討論的授記問題又另有它旨,重點不在達到什麼境界可被授記,而是授記這樣的作用也不需要執著,破除授記觀,才是修行境界的更高達至。參見: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3]

 

佛要彌勒菩薩往見問疾維摩詰居士,彌勒菩薩以其曾與維摩詰居士討論世尊授記問題,意旨高遠,非己能及,故而不堪承擔問候之責。筆者以為,是否有此事,以及是否彌勒菩薩的知見不及維摩詰居士,這些都非關重點,也不必當真。重點只在以般若智運用與菩提心的呈現,來面對授記的議題,並且,是在境界上的運用與呈現,才是此段文字的要旨。

 

彌勒菩薩與兜率天王談不退轉地之事,兜率天是欲界天的第四天,佛陀入世前在此修行,而目前是彌勒菩薩在此修行,彌勒菩薩被視為是下一位成佛者,這就等於說,要成佛前的菩薩,會在此天修行,因此,在兜率天修行的行者,等於有了即將成佛的品質保證,這就可以說不退轉了,而一位不退轉的修行者,也就是理論上可以被佛授記了。這是彌勒菩薩對兜率天之天王、天人等所說之事,然而,在更高境界的修行者眼中,這些具體的不退轉、兜率天、授記的知識,都是要放下的,在般若智的境界中,不需要再執著於這些概念與經驗的真實了,這就是維摩詰居士教導彌勒菩薩的觀念,參見: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應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4]

 

以上所說,源於彌勒獲得世尊授記,將來成佛。而彌勒以此事,說法於兜率天諸天人。維摩詰居士之所說,其實就是《金剛經》之精神「佛說授記,即非授記,是為授記」,亦即,雖知自己已獲授記,但絕不多說授記之事,這樣的操做才真正擔當得上被授記的境界。也就是說,授記之事誠固其然,但修行者切莫以被授記為做工夫的方法或目的,方法只有般若智和菩提心,至於目的,只有根本成佛。這是就修行的境界說,至於從理論原理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要肯修行,無不可成佛,則又何須被授記?至於授記是在哪種境界下被授記呢?這就是本文中維摩詰居士一再討論的地方,其實,這是抓不定的概念,過去?現在?未來?如生?如滅?《大乘大義章》中鳩摩羅什就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事件,佛要為誰授記不必確定必然是達到什麼境界才授記,實際上就是佛的不思議妙用而已。又,彌勒自己是被授記沒錯,但眾生平等一如,因此,任何眾生都會被授記。但最終說到底,就是信佛成佛的虔誠深度,若自信得及,一切眾生畢竟寂滅,這是理論上的最終事實,但未必是修行者心中的確念,若真是心中自信得及的確念,則不必以被授記勸誘,不必以任何禪定喜樂的境界勸誘,此一有情必定自淨其意,漸修頓悟,終至成佛,所以維摩詰居士說:「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有智慧的天人,自信得及,己必成佛,何須以被授記為修行的標的?而實際上在成佛境中,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也還是般若智之一念不二而已,因此說「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可以說,維摩詰居士是從境界上教導彌勒菩薩,授記不是根本工夫,對於境界更高者的修行者,不必以此一被授記的境界作為勸發修行的方法,因為他們當知亦信及眾生本來是佛,那麼,應該如何教導這些境界更高的天人們做工夫呢?那就是正確地發菩提心,參見:

 

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5]

 

以上說菩提的操作方法中,絕大多數就是講得般若,如「寂滅,不觀,不行,斷,離,不入,順,不二,等,無為,不會,不合,無處,假名,如化,無亂,善寂,無取,無異,無比」以上諸條的概念意旨及其解釋,就是般若智的運用,可以說發菩提心而上至成佛的過程就是一個單純的般若智就對了,此外,「障是菩提,障諸願故」這是戒的工夫了,「住是菩提,住法性故」,這是願力也是工夫,「至是菩提,至實際故」,這是要求實做的工夫,「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這是要求了眾生心,進而度化眾生,本就是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項目,「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其實還是般若智的運用,微妙難知而不執定。

 

彌勒菩薩這一節的言語往來,針對彌勒菩薩以入兜率天被授記而談修行成佛的進路之事,維摩詰居士以更高的佛智慧化消這樣的想法,以在佛境中不必做是念而說,眾生本來是佛,何必被授記,只要一路般若智用、菩提心行即可成佛,是以要求彌勒菩薩勿以授記引誘兜率天人。

 

筆者以為,面對境界高的天人境界修行者,此說或已無益,有自信者不必他人保證或利益引誘,故而維摩詰居士說得是高境界的天人等級修行者的修行法門,此說有佛教哲學理論在工夫論上推進的效益。但是,對於下界眾生,成佛遙遙,若有一不退轉、被授記的階次,則是勸發修行的方便法門,授記是佛陀的不思議妙用,佛陀都授記了,何必不承認授記,關鍵就是維摩詰居士要再度提升學佛行佛的修行觀念,所以再破而已,授記本來可用,有助於有情眾生信力增強,但這尚是初階者的法門,並非高境界者的進路,維摩詰居士以為高境界者必須超越被授記的心想,才能真正深入般若菩提,這才是本節的要點了。

 

三、光嚴童子

 

光嚴童子這一節講得是做工夫的觀念,重點是講住於佛境時,一切心念心行就是工夫。故事本身很簡單,就是光嚴童子見到維摩詰居士,問其何所從來?居士說從道場來,童子問道場是怎樣的狀態呢?這就引發了維摩詰居士的大談特談。其實道場就是修行者的學校,在學校自然是要學工夫的,至於學工夫,在智慧大開之後,一切心行念慮都是在做工夫,因此也可以說就是做工夫的場所,所以已經不限於有形的學校及其功課,而是一切行住坐臥心行之處,都是道場,也都是正在做工夫的時候。參見: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答我言:吾從道場來。我問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捨是道場憎愛斷故,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四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6]

 

一切做工夫的觀念變成道場的意旨,則道場已經不是場所概念而是情境概念了,這些工夫的觀念包括:「直心,發行,深心,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慈,悲,喜,捨,神通,解脫,方便,四攝,多聞,伏心,三十七品,四諦」以上諸說本來就是做工夫的概念,但除了做工夫的概念之外,還有許多佛學基本原理的了解也是道場,如「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這就是說要了解清楚生命緣起的道理,乃至修行成佛都是這樣的過程,這裡也可以強調,原始佛教阿含經典裡面的基本知識,沒有哪一條在大乘經典中是要廢除的,只是做為知識的存在是一回事,至於修行工夫境界的操作,會隨時轉進提升而已。「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對治煩惱,從中出離,煩惱亦即成菩提之路徑矣。「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知無眾生相,即知無我相,無眾生相是救渡眾生之時無有對象之想,而皆是為自己救度而已,自度度人而無眾生相,這是上成佛道的利根器直達梯。「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這就是一切心行以般若智知之即是。「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這是對治自己心中的執著,有執而成魔,降魔即去我執,還是般若工夫。「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知識上三界真實存在,心態上任運遍在,無所執著,成佛本就是超三界,故而對三界的知識是一回事,認識上卻須不趣入,也就是般若智的對待了。「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這幾段是講成就了之後的境界了。「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能達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的三明,於世間諸界皆無障礙了,這是從修行境界說道場。「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這也是般若智之知一切的進路。

 

本節之意旨,就是講做工夫的方法,一旦智慧大開、念慮通達,則一切心行念慮都是做工夫的時節,因此也就都是身在修行的道場中了,即其言:「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這就是般若智一路而已,住於佛法,一切知見皆離,則一切舉手投足應對酬酢,都在做工夫,也都在展境界,就都是坐道場,所以一切行為就是自道場來。

 

前節破授記、不退轉觀念,本節破道場觀念。破知見,是基於知見,是提升而非破,提升而達境界,就是住於佛法。這就是境界工夫的進路。

 

四、持世菩薩

 

本節是一大節討論,具體展示度化有情的一場大戲,最後提出「無盡燈」的的觀念,一切自度都是化他,無盡地化他就無盡地自度。本節藉由持世菩薩與魔王波旬的來往交手,在維摩詰居士的介入下,展示了度化天人以及應對魔王的做法。往昔,持世菩薩住於靜室,魔王波旬送來天女,偽裝帝釋,借備灑掃,欲擾修行,持世菩薩以修行者應觀五欲無常而拒之,此時維摩詰居士不請自來,介入處理,揭露魔王身分,卻將留下天女,魔王不肯,居士以神通令其就範,波旬不敵,只好留下天女。參見:

 

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旬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絃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我意謂是帝釋,而語之言:善來憍尸迦,雖福應有,不當自恣,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堅法。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我言:憍尸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宜。所言未訖,時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即語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魔即驚懼念:維摩詰將無惱我,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俛仰而與。[7]

 

留下諸天女之後,居士即為其講說佛法,此時所講之佛法,便是一般的佛教世界觀及價值觀,並不刻意高妙,唯欲令其知曉生命真相,進而發心求道。過去,天女生活於魔王的世界,盡求五欲之樂,此時,居士則告知法樂,是為菩薩法樂,參見:

 

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隨所應而為說法,令發道意。復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言: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樂離五欲,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內入如空聚,樂隨護道意,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樂廣菩提心,樂降伏眾魔,樂斷諸煩惱,樂淨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樂嚴道場,樂聞深法不畏,樂三脫門,不樂非時,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樂將護惡知識,樂親近善知識,樂心喜清淨,樂修無量道品之法,是為菩薩法樂。[8]

 

以上所樂之法,實際上也就是佛法修行之法,並未有新創意見,也無須新創意見。但皆貫以樂法之名,以示與魔宮五欲之樂有同有異。諸修行樂法言畢,居士展現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便是與魔王波旬和諸樂法天女的一番酬答。居士教導完畢,波旬欲來偕女歸去,居士許之,唯天女已不樂魔宮,意味不樂五欲之樂,或非盡斷五欲,而是不再以五蘊積聚的色身感官之樂為樂,卻欲樂學菩薩之樂。於是天女無意復返魔宮,居士卻願其歸返,因為三界之內無非道場,學道即是自度化他,魔宮還有眾多有情,居士期許天女度化魔宮有情,教之以「無盡燈」法門。亦即菩提心之下化眾生之意。「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參見:

 

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俱還天宮。諸女言: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魔言:居士可捨此女,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維摩詰言:我已捨矣,汝便將去,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云何止於魔宮?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現。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辯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9]

 

本節意旨,並非談修行的境界工夫,而是談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持世菩薩不願接受天女供養,因為此舉並非修行者之所需,維摩詰居士卻展現了隨緣度化的智巧,接受天女,卻不受供養,而是餵以佛法求道之志,待天女受道求學之後,又教以化度眾生之志,此真是菩提心「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真正宗旨,也正是菩薩修行的隨機結緣之法,可以說是給持世菩薩一次度化眾生隨緣不變的教法示現。

 

五、長者子善德

 

布施正是六度法門之一,是真佛子之行。本節,並非破布施法,而是提升布施的境界層次,即於財布施之上,予以法布施。長者子善德,隨父行財布施,維摩詰居士不請自來,教以更澈底的布施之法,即法布施。參見:

 

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答曰: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曰何謂也: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尸羅波羅蜜,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護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眾生起四攝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於六和敬起質直心,正行善法起於淨命,心淨歡喜起近賢聖,不憎惡人起調伏心,以出家法起於深心,以如說行起於多聞,以無諍法起空閑處,趣向佛慧起於宴坐,解眾生縛起修行地,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10]

 

一般講布施,主要就施者而言,這是修行的法門,但修行的終境是成佛,而成佛的意旨是度化眾生,故而修行以度眾為究竟,故於布施之法,應不止於財布施。尚有無畏布施、法布施。財布施救濟一時的貧困,是施者最易行之之法,亦宜推廣,是為正法。無畏布施助人度難,沒有能力的施者也做不到,但就算做到了,還不是度眾的究竟,度眾之究竟就是助其成佛,成佛一時意境太高,則教其學佛,餵以佛法即是法布施。居士此處講的成佛之法布施,是教其慈悲喜捨,教其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都是大乘救度法門,要做到這些,需要「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論傳授什麼修行法門,根本上就是般若智一事而已。「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財布施就是有為法之一種,有為法必須要做,只是要無相做之,即是《金剛經》的無相布施。「示現受生而起無作」,不論受生何處,都是學佛道場,不起情執,即是學佛成佛之途徑。「護持正法起方便力」,無論操作何種佛法,都無定數之情執,唯方便作為是用。「以度眾生起四攝法」,時時以四攝法度眾。「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度眾生時要時刻警覺自己的我慢心。「於身命財起三堅法」,以三堅法消除對世間的情執。「於六念中,起思念法」,於六念中起正念。「於六和敬起質直心」,落實六和敬法。「正行善法起於淨命」,落實敬命善法。「心淨歡喜起近賢聖」,要親近聖賢。「不憎惡人起調伏心」,度眾中就無人我之分。「以出家法起於深心」,可能的話出家離世深求佛智。「以如說行起於多聞」,努力求知以方便度眾。「以無諍法起空閑處」,心淨空閒,與人無諍。「趣向佛慧起於宴坐」,藉由靜坐調息淨化其心而得佛智。「解眾生縛起修行地」,自己的修行就是幫助他人解除煩惱。「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莊嚴自己的法相,淨化結緣之國土,就是自己的福德。「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以能知眾生心念之善巧智慧為其說法,解其束縛,而增長自己的智慧。「知一切法不取不捨」,深知世間一切事項,絕不攀緣妄執。「入一相門起於慧業」,深入一法,起大智慧。「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堅定意志,除去自己的障礙。「起一切善業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在助眾生時,自己智慧一次次提升,能力一步步強化,能作為之事一件件增大。「起於一切助佛道法,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學佛就是助人學佛。法布施就是助其學佛,這才是維摩詰居士要告訴長者子善德的布施法門。其實並沒有否定財布施,一般初學佛者於財布施中捨其貪吝,也是正法,但維摩詰居士所教者是大乘智慧之更高層善法,財布施無誤,但法布施更深入,財布施中要有法布施的智慧,而法布施中更是面對一切學佛求道的大智慧大責任大承擔大布施。

 

維摩詰居士說是法布施法之時,受施眾人多發菩提心,善德讚嘆萬分,因而欲贈貴重瓔珞與居士,居士分為二分,一分供奉難勝如來,結果現大神通,令人讚嘆。又一分贈一最下乞人,此事之意,告知布施者,無有受報之心,乃最上乘布施,其布施與供養如來功德平等。參見: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心得清淨歎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于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11]

 

《菜根譚》有言:「心地清淨,方可讀書學古,不然,見一善行,竊以濟私,聞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資盜糧矣。」此處,居士以布施當施於不報之人,謂最上乘心法。然而,俗人讀此,即學其行,雖報不報之人,卻抱求福之心,則其收效不及矣。這就說明,一切法最終不如第一義,法再高明,不如實行,至於一切的實踐,當無相做之,否則刻意布施最下乞人之舉,而無其心,亦是虛假。可以說,一切實踐工夫,最終還是以般若智為學佛求道的根本心法。

 

六、結論

 

《維摩詰經》<菩薩品>中,共四位大德與居士交談互動,其中兩位是菩薩,一位童子,一位長者子,後二者也應該是有菩薩境界的修行者,但無論境界如何,所論授記、道場、度眾、布施之事,本都是大乘佛法中菩薩道行之工夫或境界,維摩詰居士對授記之事,建議不必執著,境界高者,不宜以此勸誘,反落下乘,因為眾生皆有佛性,本來寂靜涅槃。對於道場,真修行者,一切日常行為都是修行的狀態,一切處所都是道場。對於度眾,無分對方是何人也,不論其心意欲為何,只要自己神通大能,無分別心,自能度化任何眾生。對於布施,法布施才是最終目標,布施為自度,但自度必須度他,這才是大乘法門的真諦,欲度他成佛,那就是給他成佛的方法,就是教之以法。本品,有境界工夫之說,如授記部分。有大乘工夫論之說,如道場部分和布施部分,有方便法門之旨,如救度部分,救度之並期許以「無盡燈」法門救度更多天人眾生。

 

《維摩詰經》卷上前四品,是居士代佛宣旨,講述大乘法門境界工夫之旨,提升佛陀過去教法。卷上結束後,進入卷中,將更加深入大乘佛法的境界工夫意旨,最後卷下,將展示大乘佛學世界觀的種種不可思議之境界,筆者將繼續為文探究。

 


 

[1] 本文為參加201861日「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而撰,上海星雲文教會館。

[2] 參見拙著:<>

[3] 《維摩詰經》,賴永海釋譯,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1997高雄。頁98

[4] 《維摩詰經》,頁98

[5] 《維摩詰經》頁99

[6] 《維摩詰經》頁100

[7] 《維摩詰經》頁101

[8] 《維摩詰經》頁102

[9] 《維摩詰經》頁102

[10] 《維摩詰經》頁103

[11] 《維摩詰經》頁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