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學 道家哲學 大乘佛學 禪宗哲學 當代方法論 一般論文

道家的生活智慧與中華文化

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杜保瑞 

向上 ]

律則中心的老子詮釋進路 ] [ 道家的生活智慧與中華文化 ] 論老子的聖賢智巧對莊子和孔孟的超越 ] 從儒道對比談莊子哲學的現代意義 ] 莊子修養 ] 劉孝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書評 ] 從人生哲學的進路試論莊子思想中的道論氣論與功夫理論 ] 莊子齊物論的命題解析與理論架構 ] 莊子外篇中的儒道義理辨正 ] 莊子《天地篇》哲學義解 ] 列子的功夫哲學 ] 儒道互補價值觀念的方法論探究 ] 論道家道教對儒家的調適與上遂 ] 河上公注老的哲學體系之方法論問題探究 ] 嚴君平老子指歸哲學體系的方法論檢討 ] 王弼易學的知識意義 ] 王弼老學的方法論探究 ] 裴頠崇有論對貴無說批判的義理辨正 ] 王弼哲學的方法論探究 ] 魏晉玄學中的基本哲學問題探究 ] 郭象哲學創作的理論意義 ] 儒道兩家倫理議題的知識定位 ]

檔案下載

道家的生活智慧與中華文化

 

 

 

 

 

台大哲學系教授杜保瑞

 

摘要 :

 

本文將以道家老子的哲學體系,汲取其有益於現代社會的人生智慧,進行探討,首先說明老子之智慧是領導者哲學,其次將老子論道的一些抽象的哲學思辨之意見進行說明,接下來便進入老子的政治管理智慧,重點在無為及給予。再進入老子談天下事物變化的律則,其實就是人事變化的律則,則有有無相生及反者道之動,以及運用這些律則的自我修養工夫,就包括 : 弱者道之用、上善若水等、此外,老子有利用微明以擊敗強者的方法,以及人生三寶 : 不敢為天下先等,最後,老子提出評價政治人物境界高低的四個等級,以及對於成為聖人的境界描述。以此為基礎,本文便進入以老子哲學與中華文化中的其它人生智慧體系作比較,包括 : 儒家、莊子、佛教、易經、人物志、菜根譚。文中定位各種人生智慧系統的問題重點,以及與老子哲學的比較關係。

 

關鍵詞 : 老子、道家、人生智慧、中華文化、易經、人物志、菜根譚

 

 

 

 

一、前言 :

 

    一般來講,中國文化以儒釋道三家代表,儒家代表淑世的理想,服務的人生觀,承擔社會責任,修養自己的道德品格。儒家從先秦孔孟,到漢代董仲舒,到宋明朱熹王陽明,脈絡清楚。佛教源自印度,傳至中土之後,有八宗之弘,後期禪宗一枝獨秀,卻內部也有南頓北漸及南宗下之新的八宗,不過,追溯教義,必須說仍是一系同脈互相融通。至於道家,就比較分歧,有老莊列之別異,又有道家道教的不同,道教甚且還有更多分系,難以找到共同的理路。說到對中華文化的影響,道家老莊,以及道教,都在華人生活世界中落土深根,道家以生活智慧落實,道教以宗教節慶、身體鍛鍊治病,及祭祀儀式落實。

 

    就道家的生活智慧言,先秦《老子》、《莊子》、《列子》,秦漢《呂氏春秋》、《淮南子》、《河上公注老》、《老子指歸》、魏晉《王弼注老》、《郭象注莊》,則是道家著作中的最重要經典,其中,老、莊、列獨立自成一系統,《呂氏春秋》、《淮南子》雜揉各家而成,《河上公注老》、《老子指歸》、《王弼注老》在老學的基礎上有詮釋有發揮,《郭象注莊》在莊學的基礎上有詮釋更有發揮。但說到對中華文化人生智慧的影響,老子及莊子才是其中最經典的兩型,老子是都市人的哲學,莊子介於都市與鄉村之間,列子的智慧幾乎不涉入都市人際關係的應對中,都是在鄉村山林野趣中鍛煉,以今日之概念來說,列子教人訓練感官知覺上的超能力的培養[1],莊子教人遠離世俗紅塵,追求個人精神境界的最高發揮[2],老子教人入世而且主導而成就人間帝王事業[3]

 

    限於篇幅,以及筆者希望本文之討論仍有一定的深入,故而本文的討論便只以老子為主題,至於莊子的人生智慧,另待其它機會再予闡釋。

 

二、老子的人生智慧的模式

 

    老子面對先秦時期,國家征戰,人民生活痛苦,認為都是領導者自私自利的結果,既不能有效領導,又不能帶給百姓幸福,於是老子哲學的根本問題,在於教導國家的領導者,如何有效管理大臣,如何讓百姓生活幸福? 而老子的思考模式則是,先找出人際關係變化的律則,再提出領導者自我修養及對待眾人的智慧之道,而整個思考的背後立場,仍是愛護百姓,且期許帝王行仁政,並追求天下太平的境界。

 

三、老子論道的哲學層面

    老子八十一章,五千言,其中有兩個思路的主軸,第一為關於道體的討論,第二為人生智慧的討論。本文討論人生智慧,但是涉及整個老子原典,所以先交代一下老子對道的討論,道這個概念在今天的使用意義就是最高原理,這個定義卻是老子最先給出來的。但它既是最高原理,本身就不是現象世界的具體事物,故而老子有許多關於道的抽象特徵的討論,重點就是在說它只是一個抽象原理,故而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見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十四章)、「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十四章),但它就是統領天地萬物運行變化的總原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二十五章)「淵兮,似萬物之宗。」(第四章)「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以上這些討論,都是確定了老子就是以道概念作為最高總原理的地位,至於這個原理的內涵為何? 如何運用它? 就是接下來要談的。

四、老子論人際關係變化的律則

 

    老子理解到,天下間的人際關係,處於一個「反者道之動」及「有無相生」的律則中,若能掌握這個律則,則能有效領導天下人。首先講「有無相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是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一件本來美善的事情,若要搞得天下皆知,就是要無限地炫耀推進這件事情的邊際效應,結果就是使周圍的人不堪其擾,壓力沉重,此事在眾的感受上便不再美善了。這是因為,「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然而,某個人的美善,並不等於他人也美善,本來,美善之事是要使人愉悅,要讓眾人受益,因此,美者善者讓人讚美稱羨感激不已,別人雖不美善,仍讚嘆不已。一旦,美善者自伐其美善,則他人並不美善之感受便油然而生,終至爆發而厭惡此美善之人。亦即,任何事情過度強調的結果,就同時激起了對立面的存在事實。如難事以易事為對比,長者以短者為對比,高者的強調就凸顯了他人是矮者。因此,美善之功,以不自誇、不自現為最佳的方案,即「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即領導者對百姓就是給予而已,不為私利,不自誇耀,不控制自己開創的團體,不對被照顧的百姓居功邀功,因其皆不居功,百姓對於功德反而永遠不忘。

 

    其次講「反者道之動」,前文中的美善之事被搞得天下皆知,就是過度發展,其結果就是不善不美,事務從美善始卻終於不美善,這就是反者道之動。但是,這是因為不懂得謙虛柔弱之道,也就是前文中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四十章即言「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就是講明,不知節制自己的功勞,就會被人唾棄,即造成事務朝向對立面發展。為避免此局,就要收斂功勞,也就是要「弱者道之用」,即等於前文中的「功成而弗居」。

 

    老子七十七章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天道都是持盈保泰,依養萬物而不為主的,所以損有餘補不足,這就說明了有餘者會被天道減損,不足者會被天道補足。所以有餘者不敢表現出有餘,強者不敢以強者之姿態示人,不敢表現出超出眾人的態度,這才是智慧的生存之道,也就是要「弱者道之用」。

 

五、老子論領導者管理國家的方法

 

    老子第三章言: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此三者,就是不去激起百姓自以為不足的做法,上好賢,百姓便爭相為賢,上好貨,百姓便爭奪此貨,這些都是激發百姓自以為不足而欲補足的慾望,慾望激起,便天下大亂,人民難治矣。是以聖人治國,讓百姓照顧溫飽為主,而不標榜世俗的虛榮,使好玩弄小聰明的小人不敢為亂,而關鍵就是,領導者自己無私欲,有為就是凡事為了自己的私慾而為,自己有私慾百姓便被激起更大的慾望,無為就是自己無私欲,只顧天下人的根本利益,則人民心安於樸素的生活,天下便好治理了。

 

老子四十二章 :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作為領導者,天下的財貨皆歸所有,故而人羨其有,但理想上應該賜予天下人享用,否則,人將厭惡其有。至少,必須對天下人採取卑下的態度,以免引起忌恨,故而王公在自稱時,盡量以卑下寡疾的詞彙自稱,如孤、寡、不穀,如哀家、如孤,這都是要貶抑自己,以避免激起忌妒不滿之情。

 

    老子四十八章 :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這是講領導者治理天下的最根本的修養工夫。讀書學習這件事是每天累積愈多愈好,但是以道治國、守道、修道、求道的活動就不然了,在治國服務的過程中,只會不斷產生各種利益,面對利益,要懂得給予,而不是據為己有,此時就要不斷減損自己的慾望,但誘惑威脅卻會不斷新起,那就需要不斷減損,以致都無私慾,人民百姓見到君王都是福利天下,公眾事物都是人民得利,則天下愛之,繼續協助君王建設國家,則無為而無不為矣。並且,這樣的君王在位,人愛其政,不願去之,任何野心政客都奪不走他的領導地位。若在這個過程中,私心自用,搶奪壓迫,則人民不服,於是他的領導地位也就不穩了。這裡的無事就是不為自己私利營求之事,這裡的有事就是為己營私之事,故無私事者得天下,有私事者失天下。

 

六、老子論聖人自我修養之道

 

    老子第七章言 :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講聖人對待天下的態度,就是給予而不搶奪,事情未發生之前,宣傳理念,創造條件,尋訪人才,謀劃佈策,事情發生時,天下人皆投入其中,一流人才更掌握領導權,此時聖人樂觀其成,不必涉入,身雖後而觀念倡導於先,身雖外而精神內化期間,因為他祝願天下事成於天下人,事業的推行中不涉及個人私慾,故而成就眾人團結合作的成效,他的理想便落實了。如果,雖有美事,卻一馬當先,號召眾人跟隨自己,並擔任統帥,甚至盛氣凌人,事成之局,又邀功傲慢,則團隊將潰散,甚至,事亦不能成辦。

 

    老子第八章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聖人的胸懷是利萬物而不爭,眾人不願不能做的辛苦事他來做,成就天下,利益退避,則眾人和諧,關鍵就在,事業的成就之時必有許多額外的利益,小人爭相搶奪,聖人不爭,故與小人無怨,此時,小人一樣可以協助聖人辦成天下事,通常事業不成,都是過程中的利益搶奪造成的,唯有聖人讓利於眾人,「夫唯不爭,故無尤。」,既無尤,則事業的美善效果便長存。

 

    老子第三十章 :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領導人為天下人服務,要有成人之美而不為己利的胸懷,事業做成才是最重要的,過程中的利益勿取,完成後的功勞不居,更不能以驕矜示人,凡事只是不得已而為之,若是驕傲凌人,居功不讓,便把世人對你的感恩之情消耗殆盡,本來有一個悠遠長久的意味,卻被領導人自己破壞了,這就是物壯則老,發展過頭了。是謂不道,就是沒有智慧了。不道早已,則領導者的位置不保。做任何事情都會在人們心中留下感受,感受初起時不會爆發,但發展過頭之後,就非爆發不可了。服務的功績本來是存在的,感激之情當然是有的,但施功者自伐自驕且好強,就把感激之情本來蓄藏的能量消耗殆盡了,於是那本來美好的人際關係就破壞了。

 

    老子的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本章講領導者對待天下的態度,就是要謙下待眾,一如江海,處於地表最低之處,因此天下之水皆來歸流,而為百谷王,以此為例,講述為君之道。君王要領導天下人,則言語上要尊重天下人,謂之言下;要率領天下人,則應將天下事的利益給予天下人,自己後退而不取,謂之身後。這樣的態度,人民尊嚴受到肯定,不覺得有壓力,人民的生活利益受到照顧,不覺得被剝奪。能如此,天下人樂於君王的執政及領導,因為他不與天下人爭利益,結果天下人不能奪走他的領導權。

 

七、老子論擊敗強豪的方法

 

    老子第三十六章 :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對付強大的的敵人,就是讓他把事情做過頭,過頭了,撐不住了,自然毀壞。要關閉它,就讓它大開門戶,力氣耗盡,自然關閉。要削弱別人,就刺激它一味好強,等它樹敵過多,自然被眾人消滅。要廢除某團體,就鼓勵它不斷擴張,等內部空虛,人事腐敗,就自動瓦解了。要搶奪對方的財貨,就給他聚斂的機會,當它財大氣粗,任意揮霍之時,就是全部接收之日。這就是善用人性弱點的處世之道,所以不必費力對立就能擊敗敵人。普通的人就是沒有自知之明,不懂持盈保泰,不能謙虛下人,不知道與人為善的道理,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根基,不會鞏固生存的依據,一味炫富誇耀,自然引來眾人的唾棄,進而搶奪,結果就敗壞了。

 

    這一章告訴我們如何對付強暴的惡人,但更是告誡我們不要自亂陣腳,自失根基。對於一般有自知之明的人,這樣的方法是無效的,但對於粗魯無知的跳樑小丑,就大有用處了,所以我們自己更是千萬不要陷入這種無知愚昧的處境中。

 

八、老子提供給世人自處的三寶

 

    老子六十七章 :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這一章講道的運用有三個生活上的側面,其實根本上都是以給予的原理而表達的,慈是對部屬晚輩的愛護,惟其真正關心照顧,故而受照顧者能升起生命的力量,因為內心的不安被長者安頓了,長者的安頓是不計較別人的表現作為,不論好壞都予寬容地接受,善待眾人,則人人有了存在的力量,戰能勇、守能固。特別是對於已經失去生命衝勁的人而言,已經對自己沒有期許的人,已經不能依靠自己站起來的人,認為社會國家都放棄自己的人而言,最需要的就是被接受,被接受就是被接受為一個正常的人,慈就是無條件的接受,領導者對眾人本來的關係就是給而不取,既不取於眾人,則眾人能不能作為已不是關鍵,不能作為還是要照顧他,這就是慈。

 

其次講儉,儉故能廣,從儲蓄的角度,此理甚明,這是對任何人的能量續藏而言,能量要持續積累補充,但是,當用則用,不過,生活中有許多無謂的消耗便是欲望的不知節制,這就是要儉的對象,能續藏又知所節制,則能力愈強,在該用的時候,必有豐沛的能量得以發揮。

 

最後講謙道,不敢為天下先,指得是別人也有意為之的事業,此時就不宜以承擔為由而取之,應是把作為的首功讓予他人,否則,便是搶奪了他人的功勞,便是結怨仇。至於該做的事當然需要去做,別人擔任領導時也全力配合去做,這才是心懷天下的君子。當然,天下動亂,無人收拾時,就要勇於承擔,此時也不會有別人來搶領導的位子了。在還有別人也有能力完成事功的場合,就是不敢為天下先的時刻。所以君子仁人要時刻提升自己的能力,別人可做就讓給他去做,自己則一直在成長,永遠有重要的學習及服務的任務,在沒有人能出面主導的時刻,便是當仁不讓之時。這些狀況很多,分辨的智慧就在一念之間,一念好名便搶了先,便踩在別人頭頂上,便製造了紛爭,夫唯不爭,始終協助,成功不必在我,則人人敬重,故天下末能與之爭,自己都不爭了,別人給你爭甚麼呢? 但事情是要做的,助人成功,功勞在他人,這樣的人才君子才是老子心中最上智的一等人物。

 

九、老子對世人及領導者境界高下的評價

 

    老子四十七章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學道求道的事業就是為天下人服務的事業,自我謙退,卻勇於付出。此旨,智者聞之而勤行之;凡人聞之則效學,但或進或退;小人聞之,覺得此旨愚昧至極,世間焉有只給不取之人,守柔謙下的結果自己一無所有,故譏之。老子之意即是,莫因小人譏笑則不為,智者就是為天下人所不為之事。其實,既已與人己愈有,聖者成就了大體,追求了天爵,能力提升至完美,生命豐富而燦爛。

 

    老子第十七章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本章講領導者的境界等級,最高境界的領導者,就是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領導者,自己不居功,事情有人做即可,但是他會全力布局以使事業成就,完成之時,百姓只知道一些台面上的領導者,並不會曉得有這位高瞻遠矚的領導人。其次一級的領導人,追求自己的成就,更且愛惜自己的榮譽,於是仁民愛物,真誠付出,然後享受百姓的感激愛戴之情,有時不免急於成功,有時不免責人太甚,有時不免忽略了一起努力的夥伴的功勞,但無論如何,他的初發心是善的,所以人民的感念也是合理的,這是儒家式的領導。再次一級的領導人,就純粹是事功取向了,所以會為了達成目的不擇手段,對部屬要求甚嚴,對犯錯者嚴刑重罰,寡恩薄情,只注重自己的事業成功,這是法家式的領導。最後一等也是最劣等的,就是自己沒有能力卻愛佔據高位者,其結果就是諸事辦不成,終究被人民唾棄。可惜的是,世間卻充滿了這一類的在高位者,都是沒有自知之明卻又貪慾過盛的人物,這些人物,從來沒有好下場的。

 

十、老子以聖人自許的最高境界

 

    老子第八十一章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本章講聖人的境界,聖人就是最高智慧的聖者,老子自己就是這樣的智者,他所體會到的智慧,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因為世人多愛利益,聖人卻只愛成就百姓,為了如此,必須減損自己的慾望,並且成就他人,這些話誠固然也,卻讓世人不喜歡,世人喜歡聽好聽的話,就是讚美自己的話,但那些話通常是場合上虛偽一番時會說的話,絕不真誠,惜世人愚昧,該聽的不聽,不該聽的卻愛聽。有實力的人直接成就事業,對於場合上一些言語的爭辯沒有參與的必要,故不愛在言語上爭勝,普通人則不然,沒有實力卻好勝,只要有言語的場合就要爭強,實際上做不到,也沒有實踐的意願,就是嘴巴上要贏,但都是一些無謂的場合無謂的糾紛,贏了也沒有意義。有智慧的人知道處事做事的原理,關鍵的知識掌握精確,沒必要知道的訊息不會花力氣去認識。反之,沒有智慧的人通常很愛表現,任何場合都要顯現自己的博學,但都是皮毛,能提幾句門面話而已,碰到真的專家就破功了,所以他的博學仍是虛浮不實的。

 

聖人就是愛護天下的人,天下的財貨為百姓而積累亦用之於百姓,絕不藏私於己,故不積,只為人,但種種天下的功績完成之時,自己的能力提升,境界提升,理想達成,心情愉快,能夠牽動影響掌握的資源更加廣大,因為人人皆願效力其下,而天下的資源便都歸到他的指揮調度範疇中,關鍵在於,一言動天下,因為,人人樂推樂聽樂從之而已。這樣的智者,領導人,作為與天一般,天之道,利萬物而不害之,聖人之道,利百姓而不爭,只為天下作為,從不與世人爭利。

 

十一、對老子的人生智慧在現代社會的應用

 

    從以上老子的人生智慧來看,我們完全可以將其用之於現代的社會問題上。從國家管理的角度言: 領導者要一心為民服務、照顧百姓、減除自己的私慾,成為天下人的領袖。在官場上服務,不必太求冒進,在位子上對百姓有用才有價值,上了一個不能作為只能聽命的檯面,則大丈夫的氣慨都沒了。在高位者一定要給優秀的幹部積極表現的機會,幹部獲得成就感與榮譽感,則天下人皆得利。

 

    從私人企業的角度言: 企業人,要有理想,要以才幹成就事業福國利民。與企業競爭,勿爭搶,不削價競爭、不製造死敵,追求穩定成長之道。生產物品,不違法,不黑心,點滴累積,追求永續經營。讓利給幹部,則幹部效死賣命。克制自己的私慾,追求天下的大利。使企業成為社會穩定的力量,既自我營生又福國利民。

 

    從宗教團體的角度言 : 謙虛、慚愧、自我要求是參與宗教、學習宗教智慧的本質。宗教修持的成就更是不宜以此傲人。宗教師與信徒之間的關係更要注意謙虛下人,若反過來凌辱信徒,則是魔性狂妄之舉,而不是慈悲愛人之宗教師的行徑。宗教職事之間的互動關係,也要以形成團隊、互助合作、謙虛相處為原則。不能因有階級的不同而高傲欺人。

 

十二、老子的生活智慧在中華文化中的定位:

 

    老子的人生智慧直指領導者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一位有理想有責任的人,隨時都有領導者的角色可以扮演,但是,人生的問題尚不只有此,還有命運的問題、感情的問題、生死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中華文化中還有許多寶貴的智慧財產可資應用,其中,儒家也是充滿了社會理想的學派,因此直接可以跟老子的智慧相互呼應及應用。易經也是管理領導的哲學,同樣可以跟老子呼應互用。莊子就不然了,他充滿了出世的色彩,是可以從個人感情面提供不一樣的生命觀,從而補足老子哲學的不足。至於佛教,更是直接面對生死及命運問題,也是老子哲學未能深入處理的面向,對老學及孔學都有重大助益。另外,有兩部中華寶典,人物志及菜根譚,人物志充分運用老子的生活智慧而在人事管理的細節上補充之,菜根譚則綜合老子及儒家的智慧而在生活實景上深入而細膩的剖析,這兩部都是深化老學的智慧寶典。為了服務社會,要學習老子的生活智慧,但為了人生的圓滿,我們更應該兼具以上其他中華文化的各家精粹。

 

(一):孔老互補

 

孔老可互補:儒是積極正面價值,老是防範人性負面。

就儒學體系言,儒道互補是以仁義為本體,以無為為境界。

在老學體系言,儒道互補是以無為為本體,以仁義為次德目。

 

(二):老莊之異

 

老是入世,莊是出世。

老子以天下國家社會為理想智慧的舞台場域。

莊子以天地自然民間為理想智慧的舞台場域。

孔老互補,莊孔互斥。但仍宜求其會通。

老莊是上下班不同的人生態度,老子是上班的,莊子是下班的。

 

(三):佛老之別

 

佛是宗教,老是哲學。

佛有它在世界觀,老為經驗現實世界。

成佛遍在宇宙,照顧眾生。成聖治理天下,常善救人。

佛性實相為空,老子本體為無。

學佛工夫無執,學老工夫無私。

佛教更以果輪迴的觀念,說明了命運的發生,以及生死的真相。

 

(四):易老通用

 

周易以一卦六爻,共六十四卦,展現六十四套人生情境的處理哲學。

一卦六爻由上下兩個三爻卦組成,正顯示中央與地方、高階與低階的組織結構,及人際關係原理。

上三爻為中央或高階,下三爻為地方或低階。

人生的理想以儒家道德價值主之,階層的進退以道家老子的智慧處之。

 

第一爻通常為初入組織之時,一切以觀察、學習、不強出頭為原則。此時,學習是第一要務,對於外在世界的紛爭,自己尚不能看清楚,因此不宜冒然出頭。這就是老學及儒學的互用。

 

第二爻為基層組織的被授權領導者,一切以積極表現、勇於任事為原則,此時會獲得讚譽,不必擔心受猜忌,服務貢獻才是角色重點,此時是最重要的快速成長的階段。這主要是儒家的型態。

 

第三爻為基層組織中年齡經驗最老道的一環,但卻已失去了領導者位置,上不上,下不下,最容易憤世嫉俗,也最容易闖禍,甚至會一時衝動離開了這個組織。建議要堅守崗位,用心觀察最新情勢變化,積極貢獻智慧能力,絕不與第二爻甚至第四爻爭功,更不以中傷、擠壓二四爻為晉升之階,沉著穩重,終有上達四爻的一天。這是孔老的互用。

 

第四爻為高階組織中的領導者周邊的幕僚集團,人數很多,能力都很強,關係也都很好。角色邏輯為幫領導者解決一切不好的事情,但不要聲張;也要幫領導者完成一切風光的好事,但功勞要推給領導者。不要懶惰不幹活,事情要自己找,資訊眾多,隨時擷取,當下決斷,老闆沒交代的事情也要去做,但一切是為了老闆而做。絕對不要恃寵而驕,這是最易受猜忌的位子,要戰戰兢兢、臨淵履薄。你有最終上至高位的一天,但也可能終老於此位,沒關係,都很好,這是修福積德的好位子。這是最佳的老學精華,可以說老學的最高智慧就是用在這第四爻上的。

 

第五爻為高階主管,實際上就是組織的實質領導,如君王、董事長角色。他有兩項任務,政策及人事。其餘所有庶務都應該是幹部去處理,否則幹部沒事幹,而自己累死,這樣組織就危險了。所以第五爻不辦事故而沒事,但第五爻為要用人及想定政策,故而亦極為忙碌。第五爻用人重點在基層主管的帶領,而不是領導所有的部屬,否則基層領導又要做亂了。至於處理政策的重點在自己親身涉入議題,否則易為部屬提供錯誤資訊之誤導而壞了大局。這主要是儒家的型態。

 

第六爻為組織中已退出領導位置的老人,因此盡量不要干涉第五爻以下的作為,否則易生人厭,應找尋自己的興趣,好好休息,思考下一步,為未來做準備。六爻為組織做越多越令人嫌,組織愈退步。不放下也得放下。領導者也切記切勿永遠擔任同一個組織中的領導者,做了一定年限之後一定要換跑道,否則種種尷尬又要出來了。爵位不宜太盛。這是老子及莊子哲學共同關照的領域。

 

(五):人物志與老子

 

    人物志是中國古代人事管理的寶典,它有兩套智慧的依據,一為孔子的淑世理想,一為老子的柔弱勝剛強之智慧。然後才展開多元豐富的人事觀察心得。〈釋爭篇〉從人與人之相爭時的不同做法,品鑑人物境界的高下。重點在指出,禍害起於高傲,所以老子的謙退思想正是人物志最後的告誡。戰勝而爭不形,人人樂推之。

 

(六):菜根譚與老子

 

菜根譚為最精深的中國三教智慧之境界哲學。

菜根譚品評人物意境達到三教圓融的最高境界。

菜根譚針對人生的所有場景及角色,老子針對領導者。

老子關懷天下,指導領導者角色扮演;菜根譚回到人生的本身,處理自己在各種場景中的應對進退。

老子正視人性之惡以談領導,菜根譚正視人性的善惡以談生存及活動。

 

十三、結論:老子領導哲學的人生智慧

 

領導者就是為天下牟利的人,不是追求自己的私利的人,前者是領導者,後者是幫派老大。

人生以服務為目的,領導人第一要有遠大的理想,理想是為公,慾望是為私,領導和老大的差別就在為公及為私上。

要領導天下人,就要有高明的政策及事業的方向,所以領導人都是要讀書、要研究、要思考、而找出方向與政策的人。

領導天下人就是透過領導幹部而成立的,領導幹部就是領導人才,領導人才要重視給他榮譽,以及給他該得的利益,才能服人心。所以,領導者就是給予者,絕不拿取,這就是無為之道。

 

易經整個坤卦,都是老子式的領導者的官場哲學,易經所有的第四爻,都是運用老子的生活智慧來處事的

人物志最後一章釋爭篇,更全都是老子式領導者的智慧生存之道。

以老子的謙退領導再輔以儒家的勇於任事的服務精神,則領導者所需的心理素養已經建設完成,但是,人有休息下班退休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莊子。人有命運不及甚至死亡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宗教。

 


 

[1] 參見拙著,杜保瑞,《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第七章,<列子的工夫哲學>,北京華文出版社,19998月第一版。

[2] 參見拙著,杜保瑞,《莊周夢蝶》,臺北書泉出版社199502月,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4月,五南圖書20071月。

[3] 參見拙著,杜保瑞,《反者道之動》,臺北鴻泰出版社199507月,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4月。